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答案A解析材料中阿登纳表露出与法国改善关系的愿望,结合时间提示“1951年”可知,答案为A项。2.下表为威廉·兰格所著《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内容。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美苏两国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B.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开始出现C.北约与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D.美苏冷战格局下新的力量正在孕育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美苏两国正处于紧张的冷战对峙之中,另一方面欧洲的经济联合已开始起步,多极化趋势已经孕育,故选D项。A、B两项说法错误;C项概括片面。3.20世纪60年代,当“巴黎高调宣扬与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同时,联邦德国也-2-认识到自己仅是美国对苏关系的筹码,“波恩(联邦德国首都)在悄悄地扩展同莫斯科及其卫星国首都的贸易关系”。这反映了当时()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分化B.意识形态矛盾已不复存在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法德实现了政治上的联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和联邦德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他们主动和苏联及东欧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缓和关系的条约,发展贸易关系,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仍是两大阵营的对峙时期,意识形态矛盾仍然存在;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多极化趋势;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法德联合。4.“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欧共体……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可知,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共同发展,故选B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题意。5.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提高,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B.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D.日本的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答案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日本在政治上实行依附美国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其外交政策也作出调整,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故D项不符合史实。6.1984年7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21世纪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3-地位④政府将正视侵华,勇担责任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可知,日本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故①②③正确;材料包含了日本无视历史,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企图,故④错误。故选B项。7.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这一行为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C.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美国利己主义的“新经济政策”在遭到西欧和日本的强烈反对后,美国被迫妥协,而且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日本实力的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材料反映出西欧和日本在国际经济中有了话语权,对美国经济政策进行抵制。故C项正确。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是对材料表面的理解,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内涵,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能体现出美国遭到了日本和西欧的联合抵制,没有看出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和欧洲反对美国的控制,而不是争夺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8.下面漫画发表于1986年。以下对漫画信息解读准确的是()A.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C.欧共体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4-答案B解析三足鼎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并不是全世界,故A项错误;数据反映美日欧的购买力指数,可看出三方竞争激烈,故B项正确;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日本无法抗衡欧美,更不是政治大国,故D项错误。9.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B.欧洲加快了政治一体化进程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但目前还不是政治大国,故A项错误;B项不足以体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比较1956年和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可以看出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D项。10.关于下列两幅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①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召开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加③都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精神④都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不结盟成立大会于1961年召开,这两次会议均在两极格局时期,故①正确;万隆会议只有亚非国家参加,故②错误;万隆会议没有奉行不结盟的精神,故③错误;两次会议都反对殖民主义,故④正确。故选B项。11.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5-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材料“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根源”“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美国霸权,美苏争夺,故排除A、B两项;材料斗争矛头主要指向霸权主义,故D项与材料不符。12.下图是某学生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美苏“冷战”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在美苏“冷战”时期,世界多极化趋势就已经出现,故选D项。多极化当时是一个趋势,A项错误;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B项错误;C项说法在图中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岳麓版必修一教材材料二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6-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丹尼斯·T.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怎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这样的手段的主要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材料三中“新的力量”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答案(1)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2)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3)新力量: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体现了美欧的伙伴关系;“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反映了欧洲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第(2)问,材料二中“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体现了其外交手段;“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反映了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共体、日本、中国等力量的发展,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材料二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2%18.02%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7-——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政治格局的影响。答案(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减弱;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他们的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解析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分析时注意问题的全面性。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后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