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综合特训(二)
-1-选择题综合特训(二)时间:15分钟满分:44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年7月1日,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以均衡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以下为2017年中国部分省区养老金收支状况和2019年中央养老金调剂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省区2017年养老金收支结余(收入-支出)/亿元2019年中央调剂缴拨差额(上缴金额-下拨金额)/亿元2019年职工抚养比(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之比)广东15594748.29四川1019.4-177.81.86辽宁-343.8-215.81.58吉林-2.8-98.21.86黑龙江-293-183.81.301.影响中央调剂缴拨差额的主要因素是()A.职工抚养比B.经济发展速度C.养老金收支结余D.劳动力数量2.造成东北地区养老金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①国有企业为主,领取的养老金高②重工业为主,职工退休早③青壮年外流,缴纳人员少④人口数量少,缴纳总额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养老金问题,这是我国当前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养老金的顺利及时发放,各方面的力量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本题给出材料,结合图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表中显示,中央调剂缴拨差额只有广东为正数,其他各省均为负数。表中显示职工抚养比只有广东数值较大,其余各省均较小。判断二者存在相关性。广东职工抚养比较大,意味着在职职工比退休职工多很多,所以该省上缴金额也-2-较多,省内收支结余较多,因此国家下拨金额无需太多,因此中央调剂缴拨差额为正数。所以A选项正确。中央调剂缴拨差额与经济发展速度和劳动力数量没有直接关系,故B、D错误。表中显示养老金收支结余广东四川均为正数,其他省为负数,但是中央调剂缴拨差额广东为正数,四川却为负数,可见养老金收支结余不是影响中央调剂缴拨差额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第2题,东北地区养老金收支失衡是指收入少,支出多,收入少主要是因为:青壮年是缴纳养老金的主要人员,东北地区因为经济萎靡,大量青壮年外流,缴纳人员减少,导致养老金收入较少;支出多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在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职工退休早,养老金发放量大,从而造成收支失衡,所以②③正确,答案为D。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为主,但是领取的养老金有高有低,这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故①错误。人口总量少,缴纳总额少,支出总额也相应地要少一些,所以人口总量少不是东北地区养老金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故④错误。所以A、B、C错误。答案:1.A2.D''H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其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车小微工程”(指借助H公司物流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加盟,每辆服务车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且自负盈亏的小微公司)等创新措施,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下图为H公司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3~5题。3.H公司国际化战略中“先难后易”的主要目的是()A.迅速占领市场B.利用国外先进技术C.扩大品牌知名度D.赚取更多外汇4.H公司实施海外“设计、制造、营销”本土化战略,主要为了()A.适应市场需求B.降低生产成本C.避开贸易壁垒D.提高生产效率5.“车小微工程”出现在H公司的()A.名牌战略阶段B.多元化战略阶段C.国际化战略阶段D.全球化、网络化阶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不同战略的不同目的。第3题,“先难后易”是指先打开发达国家市场,然后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拥有-3-世界的知名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额的利润,也才能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与长远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该公司首先打开发达国家市场,用优质的产品,赢得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信赖,从而取得品牌效应,这样打开其他地区市场就更容易了,而且也能获得高额利润。所以,正确答案为C;首先进入发展中国家,更能缩短时间,迅速占领市场,此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在发展初期,该公司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战略,说明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自己研发的,不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故B错误;先易后难也能赚取更多外汇,可见,赚取更多外汇不是先难后易的主要目的,故D错误。第4题,在该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中,不仅“制造、营销”海外本土化,连“设计”也海外本土化,说明主要目的是适应市场需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具体需求,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设计,能够更好地开拓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在发展中国家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发达国家却因为地价,劳动力价格等因素,成本会高些,所以降低生产成本不是该公司的主要目的,故B错误;一般情况下,海外制造,营销就可以避开贸易壁垒了,也能适当的提高生产效率,该公司连设计都本土化,说明其主要目的不仅于此,故C、D错误。第5题,“借助H公司物流服务平台”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所以“车小微工程”出现在H公司的全球化、网络化阶段,故正确答案为D;前三个阶段主要注重企业自身的发展,故A、B、C错误。答案:3.C4.A5.D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河道挖深,称为“深挖滩”,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称为“低作堰”,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最终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在河道拐弯处的主要目的是()-4-A.减轻外江河堤侵蚀B.减轻内江河堤侵蚀C.减少外江泥沙沉积D.减少内江泥沙沉积7.“深挖滩”“低作堰”的主要作用是()①深挖滩可以增加枯水期内江水量②深挖滩可以增加洪水期内江水量③低作堰可以控制枯水期进入宝瓶口的水量④低作堰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与开凿玉垒山所用方法的机理,最相似的是()A.溶洞的流水溶蚀B.花岗岩的球状风化C.峡谷的流水侵蚀D.刀耕火种解析:本题通过都江堰的防洪灌溉原理考查对流域的开发。第6题,在河道拐弯处有凹岸和凸岸之分,外江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容易淤积,内江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淤积少,从而保证宝瓶口处减少泥沙淤积,水流通畅,故D为正确答案,B为错误答案;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成都平原的用水需求,所以主要目的是保证内江的水量和水质,而不是外江,故A、C错误。第7题,“深挖滩”是把“内江河道挖深”,这样在河流的枯水期可以增加内江水量,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用水量充足。“低作堰”是指“飞沙堰建设时将堰作低”,这样可以在洪水期将多余洪水排入外江,减轻洪水对成都平原的威胁。如此才能使“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所以①④正确,答案为C。②深挖滩可以增加洪水期内江水量,③低作堰可以控制枯水期进入宝瓶口的水量,这两种说法会造成成都平原旱涝频繁,都江堰防洪灌溉的作用就不存在了,所以②③不正确,故A、B、D错误。第8题,“玉垒山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开凿”,“火烧水浇”就是用物理的方法使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从而炸裂,破碎。与之最相似的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小岩石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种现象叫球状风化。它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火烧水浇”和球状风化它们都是岩石受物理或化学作用而破碎,所以正确答案为B。流水溶蚀,是指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解性盐类,如碳酸钙,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作制。-5-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通过以上介绍可知,这些都与“火烧水浇”有本质上的区别,故A、C、D错误。答案:6.D7.C8.B''某年11月14日,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云南德钦(28°16′N,98°31′E)境内开始普降大到暴雪。下图示意此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德钦降水、气温和露点(空气中的水汽冷却饱和凝结成露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降水'气温'露点B.降水'露点'气温C.气温'降水'露点D.气温'露点'降水10.图示时段内,云南德钦出现的现象是()A.受冷锋影响,温度总体呈下降趋势B.近地面空气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C.云量总体呈增多趋势D.降雪前,气温一直在0℃以下11.图中日期内,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放牧B.东非高原野生动物正处于北迁之中C.12日12:00当地日影朝向西北D.雅加达(6°S)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图示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第9题,本题采取排除法解答最迅速。曲线③14日14时之后才出现,17日14时结束,应该为降水,一定不会是气温或者露点;且③曲线若为气温,大约2~18℃是一定不会出现降雪的,露点也不会在11月份高达十几摄氏-6-度。所以③一定是降水,只有选项D符合分析。明确③一定是降水之后,随之可以判断在降雪期间数值较低,在0℃上下,雪后数值升高的①应该是气温。气温与露点的差值越小,表示空气湿度越接近饱和,降水的几率是增大的,所以在①线和②线相交的时候,降雪开始出现。所以判断出①为气温②为露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故A错误;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雪量的变化,因为降雪先增后减,可知云量也是先增后减,故C错误;从图中看出,降雪前,气温并不是一直在0℃以下,故D错误;排除法此时已经能判断正确答案为B。在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温度的降低,能够使空气中原来未达饱和的水蒸气可变成饱和蒸气,多余的水分就会析出。使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就叫做“露点”。由于温度降低过程中水蒸气含量并没有改变,因此,测定露点实际上就是测定了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如果露点越低,表示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露点总体呈上升趋势,可知近地面空气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故B正确。第11题,图中日期为11月14日到17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天山牧场分为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冬季在山麓地带放牧,夏季则在森林带以上放牧。图中日期内应该在山麓地带放牧,故A错误;此时,东非高原赤道以北草原枯萎,赤道以南草类茂盛所以野生动物正处于南迁之中,故B错误;云南德钦的地理坐标为(28°16′N,98°31′E),为东7区,12日12:00是指北京时间,当地时间为11点,太阳在东南方位,日影朝向西北,故C正确;因为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概移动8°,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动到8°S以南,且正在向南移动,雅加达(6°S)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故D错误。答案:9.D10.B11.C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选择题综合特训(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