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四 选修部分练习
-1-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材料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作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作“算缗”。(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作“告缗”。(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抗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1)根据材料,概括“算缗”“告缗”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和告缗令的历史影响。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概括归纳。第(2)问,由材料信息从巩固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概括。答案:(1)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鼓励检举揭发工商业者隐瞒财产的行为。(2)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土地兼并;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2.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2-(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得出前人的态度为贬;根据“其施政之本意……可谓之‘良’”可得出梁启超的态度为褒。第二小问根据“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其为意气偏激”分析其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免役法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回答免役法的积极作用即可。第(3)问,需结合清末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3.材料唐初,《田令》载:“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据《唐律疏议·户婚》载:“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唐律令规定:“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笞刑、杖刑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田令》与《唐律疏议·户婚》的相关要求得出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由材料“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得出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第(2)问,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由材料“‘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得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繁荣起了一定作用。答案:(1)主要措施: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经济;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3-(2)作用: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经济繁荣起了一定作用。4.材料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废丞相”“设都察院,弹劾百司”“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等方面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须采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另一方面,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而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答案:(1)举措:罢中书省,废丞相,分散中枢权力;以小制大,使各机构互相牵制;行政制度与监察制度并举;加强君主对监察机关的控制。(任答3点即可)(2)影响: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任答3点即可)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材料战争伊始,法国用满足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办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团,仅1915年法国就向俄国和比利时提供了多达2.5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进行贷款。1914年9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但在法国将取得部分莱茵地区的问题上,英国却持否定态度,这就为战后两国的关系投下了阴影。1915年3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以往英、法都极力反对,但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签订了《赛克-4-斯—皮柯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安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法国开展外交活动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资金援助、建立同盟、拉拢小国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法国战时的外交目的、外交措施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答案:(1)表现:通过签订条约以维护与英、俄的同盟关系;通过资金支援和放贷以争取战争的同盟者;拉拢东欧小国以巩固和扩大协约国集团。(2)简评:法国意在向德国复仇,重建欧洲霸主地位;有利于增强协约国力量,加速同盟国的失败。法国不惜勾结英、俄两国,用牺牲小国利益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说明法国的外交是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的。2.材料由于法国出兵鲁尔,德国宣布停止支付战争赔款,而法国从鲁尔区只掠夺到了5亿法郎。法国骑虎难下,直到1924年道威斯计划的提出。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外国资本不断流入德国。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贷款90%以上落到德国各大公司及企业中,贷款利息达6.5%—10%。赔款方面,道威斯计划减少赔款总额,在1924—1925年度至1928—1929年度5个年度的赔款额由开始年度的10亿马克递增到最后年度的25亿马克,具体可随年度繁荣指数调整。实际情况是,在1928年以前的4年里,德国支付的现金和实物仅相当于他们从国外所借款项的一半,随后赔款基本上停止支付,后来连债务都拒付。——摘编自《道威斯计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后英、美、法三国对德国的政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的影响。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维护欧洲大陆实力均衡,而法国则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第(2)问,据材料最后一句话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经济由此获得了发展,重新强盛起来。答案:(1)政策:英国和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反对占领德国工业区,主张恢复和发展德国经济,稳定欧洲资本主义体系,维护欧洲大陆实力均衡。法国则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从德国获得尽可能多的赔款,防止德国东山再起。(2)影响: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国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由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向了扶植德国经济发展再赔款的方针。德国经济由此获得了发展,重新强盛起来。3.材料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5-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的战争观。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中前两句话对比分析其变化;第二小问,从一战的破坏力和影响力上分析。第(2)问,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评价。积极方面: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的出现;消极方面:结合二战爆发前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惨痛教训分析。答案:(1)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或继续)到否定一切战争,应极力避战,和平至上。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摧毁了旧的战争观;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有识之士和民众观念的变化。(任答2点即可)(2)评价: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的出现;刻意避战导致了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简单地否定战争并不能永久地保持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任答2点即可)4.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模块四 选修部分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