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Ⅰ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答案]B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D.周王—卿大夫—士—诸侯[答案]B3.西周初年的封国中,姬姓之国居多。姬姓贵族受封的主要依据是()A.军功B.血缘C.品德D.才能[答案]B4.(2018·清远学业模拟)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A5.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决定重大军政事务C.处理朝廷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答案]A6.中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的时期是()-2-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答案]B7.唐朝与宋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A.设立六部B.分化相权C.分散地方官的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答案]B8.(2019·广东学考模拟二)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答案]C9.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10.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在某一时期以前的政治不是君主专制。他的论据是:我们没有办法无视那些机构、那些制度、那些中央内部权力制衡的制度架构而因为皇帝处于最高地位就认为皇帝专制。“某一时期”指的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11.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A.废丞相后朱元璋设立了内阁B.对专制皇权有一定制约C.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D.是明朝主要的决策机构[答案]C12.(2019·广东学考模拟一)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A.皇权代替相权B.皇权日益强化C.皇权与相权矛盾消除D.皇权与相权妥协-3-[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13.(2019·汕头学业水平模拟)《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D[根据材料可知崇拜祖先,法祖敬宗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14.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皇帝制度出现于秦朝,①错误。②③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5.(2019·惠州学业水平模拟)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A[由材料九卿部分官员职能可知,九卿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一些部门又专门负责皇室事物,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故A项正确。]16.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4-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C[隋唐时期逐渐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利用分工的方式达到分权并制衡的目的。]17.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县并存的郡国制度。刘邦这一制度探索的着眼点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C.完善中央官制D.扩大统治基础B[君主专制强调的是中央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处理,与材料中“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表达的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封建有屏藩之利”是说分封制下的诸侯国能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郡县有统制之功”是说郡县制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刘邦把二者结合的初衷是想取二者之长,强化中央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制,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统治基础的信息,故D项错误。]18.(2019·湛江学业水平模拟)下图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B.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D.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前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士族垄断做官,根据材料小姓子弟和寒素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故选B项。]19.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故选C项。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在明太祖时已经撤废,而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置。]20.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5-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B[此题考查军机处的作用,军机处的运作方式极大地强化了皇帝的权力。]三、双项选择题21.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直接作用有()A.以藩屏周,保证王权的稳定B.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C.扩大周人的势力范围D.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BD[A、C两项表述的是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故排除。]22.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下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宗法分封B.分权牵制C.民主法制D.君主专制[答案]BD23.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C.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AD24.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改变了过去“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状况。其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削弱中央集权D.推行分封制A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意可知,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对中央地方的控制,故选A、B两项,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可知,反映的不是分封制,排除D项。]25.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6-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D.明太祖废除了丞相AC[A、C两项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B、D两项是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措施。]
本文标题:广东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业达标集训 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