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5.2土壤课堂检测·素养达标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腐殖质层B.②为淋溶层C.③为母质层D.④为淀积层2.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解析】1选D,2选B。第1题,①为有机质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⑤为母质层、⑥为母岩层。第2题,②为腐殖质层,其特点是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完成3、4题。3.影响土壤质地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4.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2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3选C,4选B。第3题,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影响土壤的质地。第4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质生物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5.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有()A.是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B.对地表物质循环有一定作用,对能量转换作用不大C.为动物生存提供了立足的必要条件D.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解析】选A。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在自然界中,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新思维·新考向】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解析】甲区域因位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故成土母质深厚,这为土壤形成提供深厚的物质基础;甲区域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也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3答案: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5.2 土壤课堂检测 素养达标 新人教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