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0课鸦片战争(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苏州高一期末)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林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解析:选C。伯麦认为“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故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C项正确;D项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2.(2019·中原名校高一质评)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解析:选C。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是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C项正确。3.(2019·成都高一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A.中英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D.派兵保护各国使馆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动机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故A项正确。4.(2019·洛阳高一期末)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者对《南京条约》的不同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解析:选D。鸦片战争后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清政府强调了“和平”,并-2-不表明其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故B项错误;清政府不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的,而且《南京条约》对中国来说是屈辱的,故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双方对条约本质的认识是有巨大差异的,故D项正确。5.(2019·中山高一检测)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限制对华商品出口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取消从中国进口原材料D.与中国断交解析:选B。《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是19世纪5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B正确。6.(2019·衡水高一月考)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你认为“某条约”应是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解析:选B。《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与题干中清廷提出的谈判条件相符,故选B。7.某个条约规定:“……(4)中国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5)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此条约是指()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解析:选D。《天津条约》中没有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故A错误;《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故B错误;《黄埔条约》是同法国签订的,故C不符合史实;《北京条约》中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故D正确。8.(2019·天津六校高一联考)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解析:选B。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B正确;C与题干中冲击统治中枢不符;D内容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故排除。二、非选择题-3-9.(2019·毕节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材料二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材料三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解析:(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得出材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给中国巨大屈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材料二以及材料三得出材料二、三观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2)结合第(1)问的观点,我们要思考各个观点的合理性,并思考各个观点的评论者所处的时代。答案:(1)材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给中国巨大屈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观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2)评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的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古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更多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课时检测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