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跟踪检测(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史书载:“汉初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这反映出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的“无为”“从民之欲”等关键词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吸取道家的“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故B项正确。2.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的话里没有涉及的是()A.无为而治B.尊重规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解析:选D材料说明汉文帝反对厚葬、重服,也就是提倡节俭,体现出无为的思想,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死者天地之理……奚可甚哀”可知汉文帝主张尊重规律,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主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下侧示意图表达了政治、教育、思想、儒学四位一体的主张,这一主张可能出现在()A.《史记·孔子世家》B.《史记·秦始皇本纪》C.《汉书·董仲舒列传》D.《旧唐书·韩愈列传》解析:选C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占据了独尊地位,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如国家政治、学校教育和学术思想,故C项正确。4.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B.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C.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D.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2-解析:选A根据材料“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可知突出了君主、天地的地位,故A项正确。5.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天行有常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格物致知解析:选B天人感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主有过失,天降灾异的思想,故B项正确。6.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倡导的下列主张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春秋大一统”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三纲五常”D.设立太学解析:选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使儒学充满了神秘色彩,使皇帝权力具有了神圣的色彩。因此,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的进程。上述观点得到了皇帝的推崇,儒学逐渐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孔子教主化的历程也由董仲舒开启。故选B项。7.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他思想学派B.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中C.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D.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解析:选B汉武帝“独尊儒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起用儒学家参与政治,以儒学作为任官授爵的标准;二是教育为儒学所垄断。因此B项最佳。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解析:选C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所以东汉时,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3-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8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提取材料一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庠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第二小问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可直接从材料二中找出,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第二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从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角度回答。答案:(1)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行仁、义、礼等。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