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5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
-1-课时分层作业(五)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建议用时:20分钟)[基础达标练]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古代诗歌,共有305篇。它最初被称为《诗》《诗三百》,后来又被称为《诗经》。《诗经》之称始于()A.战国时期B.西汉时期C.唐朝时期D.宋朝时期B[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B项正确。]2.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C[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本质上体现了西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3.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C[材料是强调由于唐朝时期开明的文化政策才使唐诗的内容广泛,才使唐诗得到发展,而宋朝时却非如此,即这段论述说明了开明的文化政策是有利于文化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4.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A.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B.当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D.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2-C[题干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意识觉醒,市民文学艺术崛起,贴近生活反映世情和个性,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故选C项;市民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未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排除A项;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爱国精神,排除D项。]5.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自北宋晏殊《蝶恋花》,属于宋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自唐代李白《蜀道难》,属于唐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屈原《离骚》,属于楚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错误。]6.唐代传奇、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B[唐代传奇、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反映的均是城市工商业者的思想和情趣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壮大,所以答案选C项。A、B、D三项是其出现重要原因而非根本原因。][能力提升练]7.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以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A.先秦B.秦汉C.隋唐D.明清D[“对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体现出文艺创作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体现出文艺创作受理学思想影响,注重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种新走向符合明清文艺创作特点,故选D项。]8.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是()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3-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D[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政治始终;B项不符合史实,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项说法错误,主流价值观依然是儒家思想;D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对商人看法的观念。]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解析]第(1)问“现象”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归纳,“特征”则要根据时代特点和赋的特点进行归纳。第(2)问“特点”可根据材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较之儒释道而更广”得出;“因素”需要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不同方面分析。第(3)问要结合题干材料进行分析,从赋到词再到小说,体现了文学世俗化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3)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5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7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