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1-课时跟踪检测(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B.黄老之学存在消极影响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解析:选B据材料“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可得A项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文景之时吏治腐败,这主要是因为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官场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不能说明整个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故C项错误;官场黄老之学不能满足统治的需要,急需“有为”思想,不能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2.董仲舒在君人南面之术上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由材料可推出董仲舒的新儒学()A.把天道观念和人文主义结合B.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C.主张君主把修身与治国相结合D.是道教与儒学相融合的产物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之术应把道家和儒家学说相结合,材料不涉及天道观念和人文主义的结合,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君主应把“道家的术”与“儒家的道理”相结合来统治,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思想,故C项错误;道教不等同于道家,道教在材料中不涉及,故D项错误。3.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是()A.“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教科书B.儒家思想经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学全面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有益内容D.孔子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影响微不足道,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迎合了君主专制大一统的需要,所以被汉武帝采纳,故B项正确。4.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2-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A.人定胜天B.天人感应C.道法自然D.相生相克解析:选B材料体现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关系,提出天命对统治者的约束,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天象和统治者统治相关联,故B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相生相克是朴素辩证法观点,故D项错误。5.东汉时女子赵娥砍死杀父仇人后“诣县自首”,县令尹嘉钦佩赵娥的孝行,但又因国法“杀人者死”而犯难,拒绝受理此案,并辞官而去。最终汉灵帝下旨,免去赵娥的死罪,还封她为“孝女”“烈女”。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C.地方官员懒政现象突出D.执法行为具有随意性解析:选B“赵娥砍死杀父仇人后‘诣县自首’,县令尹嘉钦佩赵娥的孝行,但又因国法‘杀人者死’而犯难,拒绝受理此案,并辞官而去”这一行为从道义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于国法不容,所以采取了这种政策,而“汉灵帝下旨,免去赵娥的死罪,还封她为‘孝女’‘烈女’”可见国家对伦理的重视,故B项正确。6.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解析:选A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得:“霸王道”指法家思想,“德教”“周政”指儒家思想,汉朝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故A项正确。7.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统制经济”的实施B.诸侯势力的削弱C.“独尊儒术”的提出D.察举制度的实行解析:选C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儒生政治地位上升的过程。西汉实施“统制经济”,将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国有,与其无关,故A项错误;诸侯势力的削弱,加强中央集权,与其无关,故B项错误;“独尊儒术”的提出,建立起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生政治地位上升,故C项正确;儒生通过察举制度跻身仕途,仍然要借助儒学的官学地位,可见D项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3-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解析:选A根据材料“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中“《尚书》”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说明当时的司法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深刻影响着古代政治与文化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进教化,立官制,重文士,轻武夫;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由董仲舒参与、确立于汉代的政治教育系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了解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重大关键之一。——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内容及实施教化的措施。(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善出性中”得出性是善的载体,据材料一“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得出性非全善,据材料一“性待教而为善”得出重视教化;第二小问,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为维护大一统局面出现,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发挥,得出大一统局面出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纲五常;第二小问,据材料二“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得出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得出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重用儒生。第(3)问可以从积极方面即发展先秦儒学,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消极方面即禁锢人性发展等角度回答。答案:(1)观点:性是善的载体;性非全善;重视教化。背景:大一统局面出现。-4-(2)内容:三纲五常。措施: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重用儒生。(3)影响:发展先秦儒学;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禁锢人性发展。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7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