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等信息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解析:根据题干中四国的主要信息特点分析,其共同点是“国营”企业。这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体现。其产生的背景应归结为西方社会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只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才能缓解这些危机。故选A。答案:A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B.反对消费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D.反对国有化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经济自由放任等,罗斯福新政其实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纷纷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答案:A3.(2018·山东济宁高三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解析:题目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导致“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即国家政策的干预介入生活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是指1947年马歇尔计划,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处于美苏冷战的时期,西欧受2到外来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C项中“政治稳定”表述不确切;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是在1951年,排除D项。答案:A4.(2018·浙江余姚高一质检)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下列对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确立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B.采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政府掌握经济政策的决策权D.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解析:战后日本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确立了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理,日本体现了强力的国家干预和主导作用,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美国克林顿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结合材料中的“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联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可知,尼克松所说的“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是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A项正确。答案:A6.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份公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股票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B.企业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3C.是当今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D.拥有股票的普通职工也是企业的所有者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股票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人民也不同程度地拥有股票,A项错误。答案:A7.(2018·河北衡水高三模拟)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说,“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念一致B.赞同罗斯福新政时期经济政策C.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D.捍卫民主政治并反对极权统治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材料中“独立行动的人”是指私人,也就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社会和独裁者就是指国家,因此材料主旨是反对国有化或国家过多的干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A、B两项是主张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主旨正好背离;材料介绍的是经济领域,而D项讲政治领域。答案:C8.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解析:“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一现象是福利国家政策所导致的,“示威骚乱”说明该政策已导致很多负面问题,故D项正确;A项夸大了福利国家政策的危害,故排除;B项抹杀了福利国家政策的积极作用,故排除;福利国家政策增加了财政负担,但不必然导致财政、政治危机,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8分)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4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材料二:(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三: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4分)(3)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对此有何认识?(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6分)答案:(1)措施:利用国家力量发展高科技。(2)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3)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联邦德国侧重市场调节。认识: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4)共同之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或生产关系的调整)。
本文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7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