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历史 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 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1专题3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34.[儒家与道家思想]《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答案A解析《论语》记述的是孔子的言论,其实是体现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老子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故B项错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推崇仁礼与君权神授无关,故D项错误。35.[法家思想]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前半部分是说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适合于当时的战乱争霸的时局的;但是,法家思想也有落伍之处,从材料“……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可以看出,法家思想过分强调加强君主集权和权力,这是通过剥夺社会利益而获得的,从而忽视了社会利益,A项正确;B、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36.[墨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答案A解析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平等的爱,而孟子强调维护合理的等级秩序,不认可“兼爱”,故选A;孟子也具有济世情怀和民本思想,故排除B、C;“兼爱”并未反映出追求实2用功利,排除D。37.[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董仲舒认为君主具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责任,可知反映了其认为君主应重视百姓的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君主遵守自然规律的目的是为百姓提供生活来源,不是借助神权保护环境,故B项错误;从“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天与君主的互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对君主的要求,没有涉及儒学地位的内容,故D项错误。38.[三教合一]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答案A解析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著《抱朴子》的外篇“属儒家”,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A项正确。39.[朱熹的思想]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理先气后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格物致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即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理和气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获得理的方式,故D项错误。340.[阳明心学]明代的心学家王阳明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云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由此看来,王阳明()A.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个人的行为B.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D.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王阳明的观点是:格物就是要事无巨细,都按照正道做事,一点一滴改掉错误的心念和言行,纠正偏离正道的心念和言行,从而做到致良知。要做到格物致知就是要按照正道去做事,即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故A项正确。41.[李贽的思想]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这一观点()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反映出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与摆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出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B项错误;李贽称赞女皇武则天“知人”“爱养人才”,符合历史史实,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故C项正确;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与倡导经国济世、学以致用无关,故D项错误。42.[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认为:“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这一思想()A.主张恢复隋唐三省六部制B.认为君主制度阻碍国家发展C.意在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D.主张宰相与君主应地位平等答案C解析据材料“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等信息可知,黄宗羲主张君臣共治,制约君权,C正确。43.[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4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指整个中华民族B.“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D.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态答案D解析据材料“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可知,“国”当指统治者的政权,而不是整个中华民族,故A项错误;据材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知,“天下”指整个中华民族,而不是当时国人所知世界,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意识形成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出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可知顾炎武将整个民族生活的地区冠以“天下”的概念,反映了他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盲目自大的心态,故D项正确。44.[王夫之的思想]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故A项正确。45.[古代科技成就的影响]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与传驿。此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雕版印刷业的发展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答案A解析图书传播速度快,与技术革新相关,唐宋之际雕版印刷术诞生并取得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科举制改革不会达到“落笔辄为人所传诵”的效果,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图书传播迅速不存在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重教兴学会推动文化的传播,但是“即日传播”“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更多与技术相关,故D项错误。46.[影响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5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A.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B.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C.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D.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答案A解析僧一行用唐玄宗的德行解释天文异象,体现了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故A项正确。47.[古代数学的发展]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搏反复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这有利于()A.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B.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C.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D.十进位制计数法的成熟答案A解析边冈“用算巧,能驰搏反复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即边冈很懂运算技巧,化繁就简,推动算术(简便计算)的发展,这有利于推动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故A项正确;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是在东汉,故B项错误;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十进位制计数法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48.[古代文学成就]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商品经济的繁荣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市民阶层的扩大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答案B解析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材料侧重的是小说的内容,故A项错误;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折射出当时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对现实社会中贪官污吏的不满,故B项正确;小说的出现也是市民阶层要求的反映,但材料侧重的是小说的内容,故C项错误;官民价值观念不会趋同,故D项错误。49.[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6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C解析材料“狂草……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体现了草书和楷书在唐代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非否定楷书的规范,故A项错误;唐书完全满足时人的审美需求说法太绝对化,且材料未提及时人的审美标准,故B项错误;材料“‘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及其流行体现出“尚法”的审美追求,“‘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及其流行体现出“尚情”的唐人审美追求,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流行的书法与三教的发展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50.[绘画艺术]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下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不同程度的墨色的运用。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心外无物”B.“人伦者,天理也”C.“贵儒尊道”D.“理”“欲”统一答案A解析“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反映了徐渭实际上主张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人性。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观点一致,故A项正确;B项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束缚人性,不符合徐渭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儒道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理”与“欲”的对立,故D项错误。751.[四大发明的外传]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发明对外传播示意图。这一发明()A.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B.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C.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D.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中向朝鲜传播的时间“公元4世纪”可知,该发明是造纸术,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B项正确。A项是指南针的影响,排除;C项夸大了这一发明的影响,排除;D项为火药武器使用的影响,排除。52.[戏曲艺术]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答案B解析“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 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 专题3 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8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