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调查论文简介;五个清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农村环境卫生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推广浙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的重要指示,到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安吉县的召开,再到浙江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放到了一个非常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本文内容:五个清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农村环境卫生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推广浙江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的重要指示,到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安吉县的召开,再到浙江省《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自三改一拆、治六乱美三化行动开始以来,女埠街道各村通过大拆大整,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是喜人的事情。但是通过7点晨查,我发现不少村村内危旧房存量还是较大,残垣断壁不时可见,老村内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近期,我选择了街道和平片的勤俭、后郑花塘、楼塘、汇潭这四个农房改造村就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进行蹲点调研。通过前期和四个村的现任村两委、老干部,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上门交流等方式,我了解到,空心村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存在,这些年通过三改一拆和一户多宅清理,确实进村口和村内主干道的环境得到了美化和提升,但是村庄内的不少老屋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有效地化解掉,一户多宅的现象还是较多,村民建房都是往村庄边缘去发展,这往往导致农田抢建现象的发生。通过调研我初步理出了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的思路,即通过五个清零,强势推进一户多宅、违章建筑、农业设施拆除,彻底清除村内的危旧房和一户多宅,结合农房改造连片安排地基,建设秀美村来提升村内的环境。通过和个别村老书记的进一步交流,还了解到老村内危旧房、一户多宅难以拆除到位的原因:一是道路的限制。不少村的村庄内道路狭小,挖机开不进去,导致拆除的成本很大,拆掉后的建筑垃圾得靠人工一点一点运出来,工作量太大。2016年后郑花塘村农房改造启动时,由于进村口太小,机械进不去,最后一位老党员把自家房子拆掉一间,挖机才开进去。二是村班子战斗力不够。一些村干部自己家也有一户多宅未处置到位,上门做群众工作就少了底气。对于村民家的一户多宅、危旧房处置不平衡,好拆的拆,难拆的就不管了,攻坚精神还不够。前几天,我和分管领导带勤俭村、上新屋、里王、民主等五个清零后进村到汇潭村学习交流拆除工作经验,汇潭村书记邵建新做了经验介绍,大家听后触动很大,我也进一步得出了做好村庄环境提升的措施。一、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是实现村庄环境提升的根本保障。楼塘村和汇潭村的农房改造和五个清零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进展顺利,就是因为在行政村规模调整或是村级换届选举后这两村的支部负责人和村委会负责人调整了,新的村书记和村主任上来后大刀阔斧,敢想敢干,满足了群众对于建房和改善居住环境的期待,成效相当明显。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带头人至关重要,这对于村庄环境提升同样适用。二、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是实现村庄环境提升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提高了,观念真正转变了,才能一心一意,不怕艰难困苦往前冲。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渴求是迫切的,村两委负责人要积极顺应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领会上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提升的要求,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克服一切苦难把五个清零做彻底。三、五个清零是实现村庄环境提升的基础工作。村庄要美,前提是拆除各类乱搭乱建,拆除一户多宅和违法设施用地。正如朱书记在兰江街道调研时指出,小城镇整治拆违是前提,一定要下决心一拆到底。在拆违的基础上,把无违建创建、农房改造、美丽乡村创建结合起来,通过规划修编,向上争取资金,连片安排建房,打造村内景点,一步一步把村庄环境打造好。四、管用的机制是实现村庄环境提升的关键。街道集镇办要实行各村五个清零每周通报排名机制,对排名靠前的村要予以奖励,对排名倒数的村要约谈,要把五个清零的工作实绩和村干部的工资发放结合起来,和村里的各项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关键还是要动真格。2018年是女埠街道工业腾飞年、环境革命年、民生落实年,从一定意义上说优美的人居环境本身也就是民生,抓环境革命就是抓经济。通过调研,我逐步理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路,即通过大力开展五个清零,先做好“拆”这篇文章,再通过农房改造,申报创建秀美村、精品村等美丽乡村的创建,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把盆景变为风景。本文档由论文格式()用户上传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本文关键词:人居环境,调研,提升,农村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