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1-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俗语中也有“在家敬父母,何用烧远香”的说法。与这种观念的形成相关的制度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2.“西周克商”使周人夺得了国家政权,但周代国家结构形式的建立是通过A.占卜与祭祀B.周武王伐纣C.宗法分封制D.迁都于洛邑3.下图为秦朝三公图,其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掌管人事任免B.主持国家祭祀C.管理内廷事物D.处理中央政事4.唐太宗发现中书、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处,于是在门下省内设政事堂(亦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的联席会议),“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加强了中央集权B.突显了君主权威C.提高了行政效率D.分化了宰相权力5.公元962年,宋太祖下令,地方各州的死刑案件,都要报告朝廷,由刑部复查。公元973年,由朝廷委派通过科举录取的文官出任各州管理司法的官员。这些举措A.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B.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C.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D.保障了司法的公正性6.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是直接辅佐皇帝治国理民的最重要的机构。清朝中枢机构,大体上说,乾隆以前,内阁起主要作用;而乾隆之后,取代内阁而起主要作用的是A.南书房B.六部C.中书省D.军机处7.《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最早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8.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9.“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秦三公丞相(相国)御史大夫太尉掌丞天子,①掌全国武事掌副丞相兼掌监察及文书图籍-2-300万915万1927年6月前1927年6月后工会会员农协会员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10.它从一次军事政变开始,扩大到湖北的府城,然后到县城,并涉及到其他各省省会和通商口岸。到11月底为止,通过一般几乎不流血的政变,15个省宣布了对中央政府的独立。这里的“它”应是指A.鸦片战争B.天京变乱C.武昌起义D.五四运动11.1937年8月,国民政府综合所得的诸情报判定:敌国为牵制我国军兵力之转用,及在政略上威胁我国军根据地起见,将以一部攻我淞沪,窥伺我首都。这里的“首都”指的是A.北平市B.重庆市C.南京市D.上海市12.在五四运动的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以往革命者,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千方百计动员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说明五四运动A.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B.展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C.实现了民主革命的转折D.初步实现了运动斗争的目标13.右图反映了1927年6月前后全国工会会员、农协会员的人数对比情况。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D.“工农武装割据”探索受挫14.国歌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的变迁。以下是中国不同时期国歌的歌词(部分),其中对应正确的是A.晚清政府——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南京临时政府——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C.北洋军阀政府——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D.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15.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16.《共同纲领》规定的机构、组织,无不在名称上冠以“人民”二字,诸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广播、人民出版事业等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政府组织架构的主要特点是A.人民当家做主B.工农民主专政C.人民直接选举D.基层民主自治17.下表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在西藏安排的工程数情况。这反映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正在实施中的工程数(项)4362117180A.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B.西藏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C.国家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D.藏族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3-18.2007年1月,香港连续第1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香港这一成就可用来说明A.“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B.自由经济体系的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D.香港地理位置较特殊19.2017年年初,海协会负责人表态:“九二共识”是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互动基础,不解决这个问题,讲再多的话,对于化解僵局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一表态实际上体现的是A.一个中国原则B.“求同存异”策略C.“一国两制”方针D.“言行一致”理念20.1949年11月,周恩来针对新中国外交指出,凡是没有承认我们国家的,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这体现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一边倒”B.“不结盟”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21.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指出:“在他们(指中印)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这些(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声明中谈及的“原则”是指A.求同存异原则B.独立自主原则C.一视同仁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团首次出席的联合国会议是A.第1届联合国大会B.第3届联合国大会C.第25届联合国大会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3.《万隆会议十周年》是1965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见下图)。其宣扬的主题是A.高举不结盟大旗B.万隆精神永存C.殖民体系的瓦解D.反对美苏争霸24.中国自2016年以来积极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主场外交活动,并积极参与设置全球性议题。这表明中国A.敢于承担世界领导责任B.为世界发展而积极努力C.重视维护新兴国家的权益D.经济发展得到世界认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25.(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汉代)皇帝只有一个笼统的尚书处,只有一个书房最先的尚书也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个机关,可见汉代-切实际事权,照法理,-4-该在相府不在皇帝。……(唐代与宋代)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机关所承认。——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百官也可以经常通过谏诤、反复上“封事”、一层层政务程序等制度化的合理手段,抑制皇帝的独断专行……国家行政权力体系对于皇帝专权的这种抑制,当然必定要引起皇权的反抑制。但是从根本上说,皇权的反抑制不能靠皇帝个人的无法无天、滥施淫威等制度化手段来实现,因为这不仅效力有限,而且不具备制度上的合法性。——王毅(中国主权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汉唐诸代不能说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的合理性。(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皇帝通过什么方式实行“反抑制”?(4分)(3)依据上述材料,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程度如何?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26.(14分)1919年和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孙中山和中国革命者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摆脱自从1842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在这一方面,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1919年5月4日,在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发生了学生和工人的旨在反对列强的大规模示威游行。——摘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下)(1870年起)材料二社会主义这一微弱的支流在东方社会中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一战及一战后东方国家普遍崛起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十月革命促使马列主义在东方国家的威望空前增长,促使东方国家的先进人物接受这一思想。马列主义的传播也导致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组织。——摘自马克壵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1842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的名称,并指出之所以说“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理由。用一句话归纳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性质,并列举一个“口号”证明其性质。(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4分)-5-(3)任选材料三中三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6分)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编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摘自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制定两部法律文件的权力机关及两部法律各自的性质。(4分)(2)指出材料一条文所体现的政治体制构建原则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所体现的原则,以及材料二中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5分)(3)指出材料三中现行宪法通过的时间。综合上述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三部法律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4分)-6-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乘飞机离开华盛顿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在离开白宫前,尼克松发言称:“这将是一次谋求和平的旅行。当然我们并不幻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二十年的敌对情绪将会由于我们将到那里进行的一周会谈而完全消除。”他说:“当我们瞻望将来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但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致成为
本文标题: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