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区交通运输局2021年度主要工作总结范文及来年主要工作安排
1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表现(1)近代①男性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②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2)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二、饮食与居室的演进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22.居室建筑(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三、习俗风尚的变革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2.表现(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2)社交礼仪:中华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3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史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解读](1)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明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2)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试答:(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试答:(3)结合上述史料,概括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试答:【提示】(1)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等。(3)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社会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4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输入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历届政府的重视与提倡如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家庭制度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材料二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5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据《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因团体生活也要照顾别人,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可得出团体意识强;根据材料一“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可得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根据材料一“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可得出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最后得出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可得出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根据材料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可得出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等角度回答。[答案](1)根源: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积极作用: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2)变化: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原因:工业文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对家庭制度变迁的认识1.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2.发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3.通过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引导建设良好的家风。[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福州质检)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6B[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居民日常用品被洋货所取代,这说明当地居民生活习尚渐变,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传统工艺日见式微,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的是洋货日益深入民间,无法说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故C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故D项错误。]2.(2019·德州一模)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中国个别城市的一些公共场所,出现男女杂处合坐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各地风俗趋向一致,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故排除C项;娱乐场所繁荣兴盛并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重点,故排除D项。]3.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教会大学校舍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反映了()A.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A[本题考查近代中西建筑风格的兼容并蓄。根据材料中“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教会大学校舍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可得出中西方建筑风格互相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中西方的建筑理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教会大学校舍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牵涉政局稳定的问题,故D项错误。]4.(2019·吉安一模)根据《中国近现代名人图鉴》收录的33个革命党人的照片统计,穿西服者16人,穿中山装(包括企领文装)者6人,穿军装者2人,穿和服者2人,穿长袍马褂者7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传统服饰文化逐渐在消亡B.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C.革命党人积极倡导新服饰D.服饰文化正走向中西合璧B[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革命党人的穿着既有新式的西装、中山装、军装以及和服,7还有旧式的长袍马褂,这是当时中国社会上服饰的一个缩影,说明这一时期的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故选B项;由材料“穿长袍马褂者7人”可知,传统服饰文化并未逐渐消亡,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革命党人积极倡导新服饰,故C项错误;中山装和旗袍体现了服饰文化走向中西合璧,但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新旧服饰的共存,故D项错误。]雨后的春笋——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概况(1)人力车:
本文标题:区交通运输局2021年度主要工作总结范文及来年主要工作安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