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
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运动员竞赛心理研究: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摘要:技能竞赛日益成为一所职业学校技能教育水平的试金石,选手们的心理状态逐渐被重视,因此在整个备赛、参赛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结合的方式,采用一些心理调试技术,对竞赛队员和教练员进行心理干预,建立起相应的心理训练体系,并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在技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本文内容: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摘要:技能竞赛日益成为一所职业学校技能教育水平的试金石,选手们的心理状态逐渐被重视,因此在整个备赛、参赛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结合的方式,采用一些心理调试技术,对竞赛队员和教练员进行心理干预,建立起相应的心理训练体系,并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在技能竞赛中表现出应有的水平。关键词:中职,技能竞赛,心理训练2008年教育部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在讲话中指出,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发展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这段话奠定了职业技能竞赛在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翻开了职业技能竞赛新的篇章。自2008年首届中、高职共同参与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职业技能竞赛成为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的讲话中强调:“要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副总理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讲话的通知[Z].教职成[2013]4号技能大赛既要展示学生选手们高超的技能,也要展示现代职校学生的心理能力和素养。因此,调适选手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成为了各支竞赛队伍亟需攻克的课题。笔者结合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竞赛队员心理调适工作来谈谈自己的认识。1.参赛选手心理分析由于竞赛队员从选拔进入备赛团队开始,将经历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作息时间、人际关系、竞赛难度等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带来心理波动,进而在整个备赛及参赛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表现。1.1不良的参赛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我们常说,行为的背后必有原因,这里所说的原因就是动机。动机水平的高低会对选手的发挥产生关键影响。当选手处于较低的动机水平时,会表现出竞赛的主动性低,表现出不积极,比赛时无法充分发挥水平,心理上的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结果自然竞赛成绩不佳;但过强的动机对竞赛水平也不是那么有用,强动机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反而会使选手注意力容易分散,附带出现高压力,出现情绪不稳定,动作难控制,精细行为精度下降,对赛果产生负面影响。适宜的竞赛动机是要参赛队员保持良好的参与心态,促使其在比赛中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1.2过度的情绪反应很多指导老师会要求竞赛队员不要紧张,殊不知适度的紧张、焦虑有助于提高选手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是激发选手的潜能。选手需要调适的是过度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反应。过度的看中赛果的重要性,过分关注周围人的看法,过多关注对手的表现都会让选手产生强烈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影响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通常情况下,选手的紧张情绪会随着比赛的临近逐渐增强,在赛中逐渐得到释放。假如比赛成绩不佳,负性情绪记忆会保持,影响下一次比赛。因此,选手的心理调适不仅要放在赛前,也要在赛后保持一段时间。1.3心理“高原现象”竞赛选手从选拔出来到参加比赛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会一帆风顺,几乎所有选手都出现过“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这种“高原现象”很容易让运动员出现浮躁心态,影响训练效果。1.4缺乏自信心竞赛选手只看到对手的闪光点,对对手评价过高,周围人嘲笑等消极反应都很容易让我们的选手自信心打折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在备赛过程中,如果缺乏自信心,会导致选手成绩停滞不前,严重的会导致选手退出,影响整支备赛队伍的士气。1.5过早激活比赛状态心理状态里的激活是指临赛时让选手处于思路清晰、精神振奋、斗志高昂、信心十足、注意力集中的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选手能最快地适应比赛环境,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技能水平。但如果这种状态过早被激发,则会让选手产生精神亢奋等情绪,过早出现疲劳,导致比赛时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2.积极地开展竞赛选手的心理训练笔者曾负责过学校三支国赛队伍的心理帮扶工作,保证每支队伍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参赛心理问题,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最好的一支队伍曾获得全国技能比赛某项目中职组一等奖中的第一名。根据笔者经验,竞赛心理训练需要早实施,早干预。在《心理大辞典》中,心理训练(mentaltraining)被解释为“心理干预方法。采用专门仪器和手段,具体改变人的某种心理状态,以达到最适宜强度、最佳状态的过程。”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14从挑选备赛队员开始,心理辅导员就需要开始进行心理干预了。首先,心理辅导员需要利用专业心理测量软件和面询技术,帮助教练员挑选合适的队员。接下来,心理辅导员需要了解整个备赛的过程,甚至需要了解整套比赛的方案,以便于更好地与备赛队员沟通。同时,心理辅导员需要观察教练员和备赛队员的心理状态,定期与他们进行面询交流,利用团辅技术,及时帮助教练和队员化解心理问题。如果有条件的话,心理辅导员最好跟参赛队员一起去比赛场地,进行临场心理调适。当比赛结束后,心理辅导员需要跟教练、队员完成最后的心理调适环节,进行积极的总结和展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参赛选手竞赛心理过程中,因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调整选手参赛认知,激发良好的竞赛动机在组队伊始,心理辅导员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进行“破冰”,增进相互了解,而后通过其他主题的团辅活动帮助参赛选手树立目标,保持正确的参赛动机。在备赛过程中,心理辅导员也需要通过选手的自我评价来了解他们的自我认知情况,采用个别面谈的方式实施干预。2.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消除过度紧张在备赛过程中,教练员可以展示竞赛对手的比赛情况,让选手在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客观分析的心态,消除慌乱情绪。同时,也可以联系教练,进行全天候的仿真模拟比赛,并且在比赛过程中,设置1到2个队员可能忽视的障碍,比如少一个部件,或者周围的干扰音等,增强临场心理素质。心理辅导员也可以利用腹式呼吸法、系统脱敏法等放松技术,帮助选手放松,最好使选手能掌握放松技术,做到自我泄压。心理辅导员要关注选手的心理状态,也要关注教练员的心理状态,避免教练员将紧张、压力转嫁到队员身上。所以也要将教练员请到部分团辅中,消除队员的困惑,同时也让自己泄压。2.3协调队员关系,形成团体动力心理辅导员整个备赛参赛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整个竞赛团体,以及各个竞赛小组进行团辅,通过不同主题的团辅,消解团体中可能存在的冲突矛盾,使备赛队员在互相学习中学会感恩、沟通、宽容、欣赏等心理品质,在备赛训练中体会合作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团体凝聚力提升,形成团体的动力。队员们形成良性的备赛参赛氛围,将有助于团队达成有效的目标。2.4克服赛前恐惧,加强参赛欲望针对选手在备赛或赛前会出现害怕、恐惧、怯场等情况,心理辅导员需要及早预判,了解选手的心理特征,利用系统脱敏法等咨询技术,帮助选手在赛前克服恐惧。也可以利用幻游的技术,让选手获得胜利后的喜悦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积极主动的状态。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临赛怯场等问题,心理辅导员还需要制定应急方案,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激发选手斗志。2.5赛后心理调适,避免心理无助赛后心理训练通常不被重视,学校领导、教练员会用一些安慰的话语一带而过,大家在潜意识中认为比赛已经结束,一切已经完成。这是一种认知误区。赛后无论成败,参赛选手都会产生特殊的情绪体验,这些体验会迁延、泛化,对今后的训练、比赛,乃至学习、生活产生进一步影响。所以,在赛后,心理辅导员应和教练员、参赛选手一起对比赛表现和结果进行客观分析,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此次得失,避免盲目自信或失落等心理危机的出现。在竞赛团队中加入心理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对竞赛选手进行心理训练,增强选手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排除不良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选手们对比赛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在正确的参赛认知观念下,用正确的比赛态度,最佳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为理想的竞赛成绩。参考文献:[1]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副总理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讲话的通知[Z].教职成[2013]4号[3]孟祥新.谈竞赛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训练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2(3)[4]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14本文档由论文格式()用户上传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本文关键词:竞赛,浅谈,职业技能,中职,队员
本文标题:浅谈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队员的竞赛心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