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7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2.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3.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实质: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三、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圣经》至上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教皇权威坚持国家权力(世俗统治权)高于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推行世俗婚姻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四、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2-[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欧洲新教的建立与维护►探究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史料一(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思考]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解读]史料一中主张虔诚信仰和阅读《圣经》,认为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试答]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史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思考]根据史料二,说明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在得救方式上的不同。[解读]史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这一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3-[试答]罗马教会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烦琐的圣功。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唯物史观认识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社会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切入即可。答案:示例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源于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都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不断加强,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宗教改革推动欧洲近代社会到来的表现-4-(1)宗教: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欧洲形成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教鼎立的局面。(2)思想: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经济: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5)政治: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南通二模)研读欣赏下面的马丁·路德肖像画。该画创作于1521年,与画家先前的画作相比,画中路德的姿态从正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该肖像画可以佐证()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宗教改革揭开序幕C.浪漫主义美术出现D.路德思想走向民众D[“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体现了马丁·路德从最初代表教会到最后走向世俗化,这符合了大众心理,是思想解放的表现,故选D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揭开序幕是1517年,排除B项;浪漫主义美术出现是在19世纪初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排除C项。]2.(2019·济宁一模)16至17世纪,西方的耶稣会学者既把基督教传到了亚洲,也把西方科学传遍了欧亚大陆。但基督教在中国和印度被拒斥,在日本又被彻底根除。相反,西方的近代科学却能渗透到任何地方。这种现象反映出()A.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逐渐消失B.科学比宗教在文化交流上更具适应性C.科学发展与宗教传播相互排斥D.各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B[基督教“被拒斥……被彻底根除”,而“近代科学却能渗透到任何地方”,这说明在文化交流方面,科学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故选B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其差异不会消失,排除A项;宗教是精神成果,科学是实用技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二者不会相互排斥,排除C项;“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是题干所反映现象的一个方面,-5-这种表达方式不全面,排除D项。]3.(2019·广东一模)16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所有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了,但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必需的教育,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A.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B.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C.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D.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狭窄A[虽然“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但是“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说明民族国家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民族语言的形成推广问题,排除B项;材料突出“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排除C项;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排除D项。]4.有学者认为:“相对于马丁·路德的只把上帝等同于人的信仰,使人在获得思想的神圣性同时而牺牲了人的行动的自由的宗教思想,加尔文的让上帝直接呈现于世俗生活、日常生活和职业劳动中,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加尔文的思想主张()A.与马丁·路德的主张有着本质不同B.比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系更为科学合理C.限制了人们精神信仰的自由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D[根据材料“加尔文……使现实的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的宗教思想显然是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的思想主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选D项。]理性的光辉——启蒙运动[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二、性质:欧洲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6-三、内容1.核心(指导思想):理性主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运用人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2.主要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是资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四、代表人物阶段国家思想家思想主张代表作品兴起英国霍布斯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利维坦》洛克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政府论》高潮法国伏尔泰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②反对君主专制;③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论法的精神》卢梭①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②人权学说:“天赋人权”“人民主权”;③法治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民主形式:主张直接民主;⑤经济论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扩展德意志康德①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能自律《纯粹理性批判》五、影响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又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7-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大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蒙运动较之人文主义,主要在下列几点有了新的发展:一是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上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其次是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还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再一个是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其中空想的成分并不很多。像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而且行之有效。——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史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27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