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四调考试试题(含解析)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四调考试试题(含解析)(分值90分钟)一、选择题1.商代设有“多工”、“尹工”、“司工”等工官,负责管理各类手工业;西周时,“处工,就官府;处农,就田野”成为较普遍现象。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的手工业A.异常兴盛发达B.技术领先世界C.经营模式僵化D.官营特征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商代设有‘多工’、‘尹工’、‘司工’等工官,负责管理各类手工业;西周时,‘处工,就官府’”可以得出所述为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官营特征较为明显,故D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手工业的分类或性质,不能得出其异常发达的结论,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世界地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营模式僵化的信息,故C不正确。2.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唐代初期出现了长曲辕犁,后期又出现了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的江东犁。汉唐以来铁犁的改进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抑制了冶铁业的发展C.运用了科学实验的成果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的江东犁”,可见我国犁的型制不断改进,更加有利于农业生产,故A符合题意;江东犁便于推广,从而带动冶铁业的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铁犁的改进是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而非科学实验的成果,故C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小农经济的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即增加到2200万贯;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对外贸易萎缩B.土地兼并严重C.商品经济繁荣D.农业生产衰退【答案】C2【解析】【详解】由材料“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可知商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税数额巨大佐证商品经济繁荣,故C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商税,没有反映对外贸易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反映土地兼并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农业生产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明朝中叶以后,缙绅地主迅速崛起。他们凭借政治特权,大肆兼并耕地,造成“子粒不归于公廪”。这一现象A.壮大了自耕农的队伍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D.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缙绅地主迅速崛起,利用特权,导致地租没有收归国库,故D符合题意;土地兼并造成自耕农大量破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商品买卖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5.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当时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D.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农业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为明显,故D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已经移到南方,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专业区域的出现,不能的出交通网络发达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C不正确。6.商鞅变法,实行“壹山泽”(即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即禁止民间私自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A.垄断手工业生产B.奉行抑商政策C.忽视农业的发展D.限制对外开放【答案】B3【解析】【详解】由材料“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这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奉行抑商政策,故B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而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就开始占主导,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1842年,在中国从西方进口的物品总值中,棉花为第二位,棉织品居第三位;1867年,棉织品上升到第二位;到1885年,棉织品已经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据此判断,该时期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B.洋货在华市场比例上升C.中国民族工业尚未产生D.西方工业生产能力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棉织品占中国从西方进口的物品比值不断上升,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故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进口商品,属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棉纺织货物,无法得出整个洋货在华市场比例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艰难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8.如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A.在经营方式上具有近代特征B.转型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步伐D.实践了晚晴政府自强目标【答案】A【解析】4【详解】由材料“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可见开平矿务局发行股票股银,体现了西方股份制经营方式的特征,故A符合题意;开平矿务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并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不符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开平矿务局面向世界发行股票,故C不符合题意;洋务派打着求富的旗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光绪、宣统年间,上海出现一些女扮男装的妇女,戴西式之猎帽,披西式之大衣者,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她们常在闹市中徒步而行,几不辨其为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商业经济发达B.西方文明的浸染C.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D.政治运动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上海出现一些女扮男装的妇女……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说明妇女的服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商业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反映上海部分新潮女性的痴迷西式服饰,不能说明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政治运动与服饰变化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据《第一回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约四千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且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清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C.实业家爱国精神的推动D.日本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故A符合题意;当时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了,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实业家的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对华资本输出的信息,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11.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造成这一现象重要因素是A.侵华战争的破坏B.自然经济的束缚C.自然资源的贫乏D.官僚资本的压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的国民政府借口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故D符合题意;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属于国统区,相对安定,故A不符合题意;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自然经济对民族企业的抵制作用有限,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揭示自然资源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3月开始施工。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B.工业落后面貌初步改变C.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D.工业总体布局日趋合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各地各个行业都在积极配合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体现了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故A不正确;工业落后面貌的改变是一五计划的成果,不是武汉钢铁公司的意义,故B不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的信息,故D不正确。13.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人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明当时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针对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的混乱局面,6材料“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反映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要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显然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当时我国没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克服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故C符合题意;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1980年9月30日,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内,挂起了编号为001的北京首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刘桂仙的“悦宾餐馆”开张了。70多家国内外媒体蜂拥而至,连续好几天半条胡同都排满了到这里吃饭的人。“悦宾餐馆”的开张营业见证了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揭开序幕B.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松动D.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第一家私营餐厅的产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开始松动,故C正确;1981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故A不正确;材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B不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不正确。15.以下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产量的增长率统计(以年增长%计)影响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A.国内政治环境的状况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C.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D.农业领域的劳动投人【答案】B【解析】7【详解】材料大致反映1953年到1957年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业产量的增长率比较可观,这与1953年到1957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起着手农村改革相关,故B符合题意;“文革”期间,我国农业产量增长率与“文革”之前相当,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环境的状况对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环境变化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一直较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事件A.不能被正确认识B.研究视角可以多元C.只能有一种解释D.可以随意加以阐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对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说明研究视角可以多元,故B符合题意;历史事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复杂化,但可以被正确认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历史事件可以不只有一种解读,故C不符合题意;历史事件的阐释要科学严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1669年的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人。18世纪50年代,下午茶已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流行。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两次茶。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B.农业生产急剧衰退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工业革命最终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
本文标题: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四调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2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