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1.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二月革命的爆发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早期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故只有十月革命的胜利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即突破了资本主义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D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沙皇专制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二月革命后人民的主要的要求不是反对专制斗争,故A错误;当时人民强烈要求退出一战,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2-民的要求,故B正确;当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实际权力,故C错误;当时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镇压群众运动,引发人民不满,不是“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形势发展与人民的愿望要求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和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A.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B.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欧共体。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组织是欧共体的发展,欧洲走向联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C正确;欧共体是欧洲一体化组织,没有加剧地区的军事对立,故A排除;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使用欧元,如英国,故B排除;欧共体成员国经济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过程,抓住关键时间“1967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3-修建柏林墙划定“三八线”组建北约A.美苏两极对峙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C.两极格局瓦解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三幅图是美苏冷战的表现,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5.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维护和平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题意是要求全面理解。题干中的现象是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两类。6.下列关于“传说”的史料价值叙述正确的是:-4-A.“传说”就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基本不能相信B.“传说”本身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帮助认识过去C.文字出现前“传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史料引用D.文字出现后“传说”是对历史的追记,史料价值高【答案】B【解析】“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其价值高低需要具体分析,故A错误;“传说”本身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助于人们认识过去,故B正确;文字出现前的“传说”也由后人以文字记载,故可以引用,故C错误;文字出现后“传说”史料价值不一定高,故D错误。故选B。7.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小农经济。材料图片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故C正确;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并不能体现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故A排除;男耕女织属于小农经济,并不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故B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故D排除。-5-8.《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名师点睛】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9.《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从“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可以看到棉布的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实际上强调了棉布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题干无法反映出A、B、C三项内容,答案为D。-6-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点评:此题难度不大,重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主旨正确理解。10.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釉下彩绘瓷器。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A.商周时期墓葬B.秦汉时期墓葬C.南北朝时期墓葬D.唐五代时期墓葬【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朝制瓷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不早于周代,圆形方孔铜钱始于秦朝,帛布是丝织品总称,已有四五千年历史,釉下彩绘瓷器始于唐朝,故该墓最有可能为唐五代时期墓葬,故D正确;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都没有釉下彩绘瓷器,故AB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釉下彩绘瓷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釉下彩绘瓷器始于唐朝的史实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1.《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商人已经纷纷加入了统治者的行列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无法推行C.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今法律贱商人”说明政府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不可能成为统治者,A错误;“《汉书》-7-中载”,根据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在汉朝被坚定的执行下去,故B错误;“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指的是政府虽然大力压制商人的发展,但商人是富有的;尽管政府极力鼓励农业的发展,事实上农民贫穷,因为商业的利益比农业高,故C正确;材料强调“政府对待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故D错误。12.明朝时期浙江巡抚围攻宁波双屿岛,驱逐葡萄牙殖民者,逃脱中外走私船1290艘。士大夫们逐渐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B.海禁期间加剧了寇患盛行C.葡萄牙侵占了宁波地区D.士大夫认识到顺势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加剧了寇患盛行,A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信息反映浙江巡抚围攻宁波双屿岛,驱逐葡萄牙殖民者,并没有体现葡萄牙侵占了宁波地区,C项错误,符合设问。根据题干“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可知士大夫认识到要放松海禁,顺应潮流,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3.某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长期相信‘虽然中国人的形象和外表很有趣,但也是白种人’。华盛顿这一错误观念直到1785年才由一名记者予以纠正。”下列对华盛顿“错误观念”的成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B.当时美国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C.乔治华盛顿未曾到过中国D.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从时代背景入手,18世纪末,中国长期实行斗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A正确。另外这道题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题目中-8-说的是乔治-华盛顿,答案就把概念换成了所有欧洲人,可以说是以偏概全。所以选D。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杰出人物·华盛顿14.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可知,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答案选B;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因素,所以排除A;C、D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15.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答案】A【解析】-9-试题解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性大大发展,故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未改变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糟糕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16.图表数据源于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该图表数据不能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年份类别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B.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D.中国重工业发展很快,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矿产资源,重工业发展缓慢,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表格显示中国原料输出比例逐渐上升,说明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表格显示手工制品逐渐下降,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冲击,故B项错误;机器产品有所上升,说明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故C项错误。17.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
本文标题: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