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上农业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A.我国重视家畜养殖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日渐完善D.以“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为主【答案】C【解析】图一是牛耕图二和三是农业工具的改进,表明的是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从二到三表现的是工具的完善,所以选C,A没有体现家畜养殖,错误B不符合要求D也没有体现女织。2.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B.春秋时期秦国首先实行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C.战国时期商鞅在鲁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北魏到唐前期,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答案】D【解析】井田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A;春秋时期鲁国首先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没有承认土地私有,只是按亩纳税,排除BC;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故D正确。点睛:本题学生误选C。注意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2-3.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A.珐琅彩B.铜钱C.唐三彩D.白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珐琅彩瓷出现于清代,铜钱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唐三彩盛行于唐朝,白瓷最早出现在东汉。结合本题题干设问,答案选A项。排除BCD【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其解题技巧是,首先判断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A.《东京城的辉煌》B.《西京城的衰落》C.《汴河两岸好风光》D.《坊墙去除利工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与理解。由已知史实可知北宋时期的城市与唐朝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而坊市的打破是宋朝商业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D符合题意。而ABC三项都无法准确的表述出宋代与以前相比在商业上发生的变化。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5.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3-【答案】C【解析】材料中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导致大量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的产生,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答案为C项。唐朝时期我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排除B项;D项夸大其词,与史实不符,排除。6.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了“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的现象。“机户”雇佣“机工”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出现,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明朝万历年间”““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是解题的关键。7.“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A.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B.第一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所以“商业大革命”在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所以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B项是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D项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与题干时间“明朝-4-(1368——1636)”不符,排除。8.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答案】D【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这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因此材料信息从根本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故答案为D项。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是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9.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由“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得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故A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故B项错误;C项错误,获取贵金属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5-的开辟的条件10.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A.此图表现的是“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垄断组织的产生,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已进入到电气时代,故A的解读是错误的,符合题意;而B、C、D项的解读符合题意,故正确,但不合题意。故应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1.列对下图、图二、图三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6-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经济结构变化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A错误,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逐渐成为主导,传统的农业地位下降。B正确,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业获得飞速发展,农业也得到改造,服务行业获得一定发展。C正确,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在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即知识经济。D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故应选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新经济”的出现12.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答案】【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繁荣辉煌的时期。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最能反映”的要求,排除A、C、D项。13.某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经常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顽强生存B.小农经济已经完全破产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D.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答案】A【解析】-7-“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由此可知光绪年间,自然经济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形态,故A正确。材料中所述“纺织与耕种相济”,可见小农经济依然比较平稳的发展,因此并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错误。材料中提及的仅有“纺织与耕种相济”的自然经济,并未提及纺织品的产量,故D错误。14.下面的材料,分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D.—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已经被逐渐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B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结合题干设问,本题选B项。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故ACD三项分析正确。1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B.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西方人喜欢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D.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答案】B【解析】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逐步卷入世界-8-资本主义市场,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故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大量增加,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农村地区仍占主导地位排除A;中国丝、茶等产品大量出口是列强掠夺中国原料的表现,排除CD。点睛:本题学生误选D。D项只看到了表明现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题干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被迫打开,被卷入了世界市场。16.析下列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④“实业救国”思想推动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答案】D【解析】图中曲线信息显示A点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取得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家受“实业救国”思想推动积极参与创办现代企业,当然这一时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①③④三项说法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⑤两项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所以答案选D。点睛:要明确图表中“A点”的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17.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9-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C.陈启源(沅)在
本文标题: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