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历史答题要求:1.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纸上2.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公元前770年,周都城被迫从西往东迁移后,“它的统治者们终于被它以前的属国漠视,甚至实际上被遗忘了”。这一变化过程中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终结B.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C.诸侯僭用礼乐较为普遍D.传统契约关系不复存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后期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并且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礼崩乐坏,故选择C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分封制度彻底终结是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故排除A选项;分封制强调等级制度,当时分封制仍然存在,贵贱等级界限仍然存在,故排除B选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西周后期礼崩乐坏,但是周王和诸侯的君臣契约关系依旧存在,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及分封制的发展历程。做题时应理清分封制的发展历程与实际意义。2.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2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从“三代”在祭祀的时候,“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可知C项符合题意。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的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各族并不都是黄帝真正的后裔,所以本题无关“宗法观”和“世袭制”的事,B、D选项所说的“强化”和延续”均为错误说法。【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准确识记和运用。3.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吸取了秦轻罪重刑致二世而亡的教训,并由于刚经历战乱,人民需休养生息,因此采纳了道家思想,故选择B选项;统治者改变治国方略,实行无为而治,缓解与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选项;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之后有可能降低行政效率,故排除C选项;统治者不再采取“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一般官员更难获得晋升机会,故排除D选项。4.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答案】C3【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入宰相的人数不断增加,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是官僚政治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且科举人才以知识精英为主,这体现了唐朝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宰相是中央机构,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A项错误。D项中“唯一途径”使用错误,科举是成为做官途径之一,故D项错误。5.“漕粮”是指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宋代把当时的漕粮支出分为三份,“两分在军旅,一分在冗粮”。这客观上反映出宋代A.中央集权加强存在局限B.中央政府统治积贫积弱C.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D.经济发展呈现失衡状态【答案】A【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是加强的,但物极必反也是存在局限的,“两分在军旅,一分在冗粮”就能体现这一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积贫积弱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重心移至南方而非东南沿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失衡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6.有学者认为,明中后期实际上形成了皇帝、内监、内阁的三角权力关系,皇权成为官僚利益的仲裁者这一角色,因此不再需要事必躬亲,甚至明中叶后在中央决策体系中皇帝已成为一种“垂拱而治”的模式,故此明代皇权“受制于臣下之多,也是历代不多见的。”该学者认为明中后期A.皇权受到运行机制的制约B.实现了权力的分权与制衡C.政治的黑暗腐朽持续加强D.君主专制不断的得到加强【答案】A【解析】4【详解】依据材料“明中叶后在中央决策体系中皇帝已成为一种‘垂拱而治’的模式,故此明代皇权‘受制于臣下之多,也是历代不多见的。’”可知,该学者认为明代皇权受到了运行机制的极大限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明代皇权受到限制,并非是实现了权力的分权与制衡;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学者认为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腐朽;D选项错误,该学者认为明代中后期君权受到限制,不是专制加强。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了估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年收入年支出粮食副业纺织生活生产租税其他120石无统计10匹布口粮80石食盐1.8石衣着5匹留种6石饲料10石农具7石田租4石赋敛11石祭祀、交往等6石7200钱4000钱7700钱1380钱946钱360钱总收入:11200钱总支出:10386钱A.自耕农生产技术较为落后B.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C.政府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D.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自耕农家庭主要支出为生活支出,生产支出所占比例较小,可见其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选项B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出自耕农生产技术情况,排除A;材料中农民承担的田租赋税仅次于生活支出和生产支出,可见当时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较重,排除C;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情形,排除D。5【点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中收支数据的分析,得出农民主要支出是在生活领域,生产扩大能力有限。8.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A.经济结构不断调整B.统治疆域不断扩大C.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发展,自然植被的破坏范围和程度虽然有波动,但总体是呈现不断扩大和增强的趋势,故C项正确;“天然植被破坏”无关经济结构的调整,排除A项;“天然植被破坏”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不是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B项;农具改进或者农业耕作技术不会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D项不符合题意。9.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6A.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B.经济立法比较完善C.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D.世族门阀把控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法律对土地买卖行为的限制意在防止土地兼并,体现了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选项C正确;法律规定不能随意买卖土地,可见当时土地买卖较为严重,但是买卖土地并不影响土地私有的属性,选项A排除;材料只涉及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无法得出经济立法完善的结论,排除B;材料中无法看出士族门阀对经济的把控,排除D。10.北宋时期,大批农民“兼作商旅”,邛州的农民更是“日趋成都府小东郭桥上卖工,凡有钱可雇,其充使分担负也。”这反映出当时A.农民摆脱了封建关系的束缚B.民间商品经济活力增强C.成都的商业水平领先于全国D.商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可知,宋代农民“兼作商旅”或者出卖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选项B正确;宋代农民兼营商业,并未脱离土地,因此其并未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排除A;材料未对成都及其以外地区商业水平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成都商业水平高的结论,排除C;材料反应的是农民情况,而非商人,排除D。11.元朝时期将工匠編入专门的“匠籍”,称作“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这一改革A.反映出君主集权统治的弱化B.表明政府不再倚重官营手工业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7D.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元至清,政府逐渐放宽了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的人身限制,这使得工匠可以相对自由从事该行业,有助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政府减少对工匠的人身限制不等于政府不倚重官营手工业,排除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选项C颠倒因果关系,排除。12.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定额租制的形成和普及,使主佃关系进一步松弛,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乐于居住在城市,故选择D选项;资本主义出现的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而材料主旨是地主迁往城市,故排除A选项;城镇化快速发展及城乡差别逐步消除就不会造成地主大量迁往城市,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选项。13.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8A.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C.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D.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形成多个中心,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选项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非文化地域性,排除A;从图中可见当时文化圈之间有交集,并非隔绝,排除C;材料未对各地域文化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中原文化先进的结论,排除D。14.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由此可见,在当时A.先秦儒学的教化作用备受质疑B.法家治国学说被统治者所摒弃C.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D.儒家学说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淮南子》的观点可知,汉初认为法律有一定作用,但是并不能通过法治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可见其主张德治和法治并举,体现了学术文化融合趋势,C正确;材料中认为通过法治不能使每个人成为孔子和曾子,可见其对于先秦儒学的教化作用持肯定态度,A排除;材料认为法治有一定作用,排除B;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材料时间是汉景帝时期,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从解读出材料主旨信息,即认为光依赖法治不能达到社会和谐,应当法治和德治并举。15.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9A.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B.民众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潮流C.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D.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对官民服饰有严格规定,但到南宋时期普遍出现“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即服饰逾越了等级秩序,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选项A正确;材料主旨是服饰逾越等级秩序,而非民众追求奇装异服,选项B脱离主旨,排除;理学主张遵守三纲五常,与材料中现象相左,排除C;材料未涉及工商业者政治地位的变化,且根据史实,当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并未提高,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冲击封建社会中对官民衣食起居的规定。16.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C.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官办社学占主导地位
本文标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