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1-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2.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科举制度始终发挥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沟通社会与国家。……它们(社会与国家)一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治理的连续系统。”这是因为这两项制度A.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B.催生了官僚政治体制C.强化了政府执政能力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3“明朝自成祖以后,历代皇帝嗣位,多由皇太后主持其事,但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前所未有的。”上述材料表明明代内阁A.阁臣的权力曾一度极度扩大B.阁臣逐渐演变为实职的丞相C.逐渐取代皇帝成为实权人物D.曾一度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5.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由此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的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6.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这体现了A.公平原则B.自由精神C.妥协精神D.民主原则7.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2-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C.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D.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8.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A.暴露君主专制统治的弊端B.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D.客观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9.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南京条约》《天朝田亩制度》日本在递交投降书解放军占领南京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1949年,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10.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统兵作战的将领为王;占领南京后,设侯爵和王侯将相,建立各种官阶制度。这说明太平天国A.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B.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C.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D.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11.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赞美和荣光。”下列史实中,不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A.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C.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D.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3-12.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1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个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相同B.革命任务相同C.指导思想相同D.革命对象相同14.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15.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A.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B.恢复和发展工农业C.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D.废除封建经济基础16.《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上,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马克思旨在表明A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B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C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D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17.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仆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策略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C.使中共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处于对国民党的从属地位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18.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C.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D.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4-19.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苏建交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一条线”战略时期,中国A.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B.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改善了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D.形成了“求同存异”的新思维22.随着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日本逐步将过去的“对美一边倒”的“被动外交”转变为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自主外交”。这实质上反映了A.两极格局已开始逐步瓦解B.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受到冲击C.美日同盟关系的日益松动D.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23.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都是“冷战”的表现,其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杜鲁门主义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24.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25.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5-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程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摘编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俞可平2009年《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历史条件。(4分)(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2分)(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9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6-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大国崛起》材料二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三油画向井冈山进军攻打冬宫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马克思和列宁两人主张的不同。(2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4分)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4分)(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二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化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7-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材料三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