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寒假测试试题
1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寒假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A.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C.根据材料所述,公元前221年清朝建立,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分封制,全国推行中央垂直管理的郡县制,正确;D.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由此来解读材料即可。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和对郡县制的理解能力。2.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所述,分封制下的诸侯,保持了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性政权,正确;B.分封制加强了对封国的政治管理,错误;C.彻底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注意对分封制的把握。3.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2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D.依据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燕国离周朝都城较远,分封到此地属于“开辟荒地”,周的贵族属于“故旧移殖焉”,故D正确。A.属于第二类分封特点,排除A。BC.属于第一类分封特点,故排除BC。故选D。4.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5.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答案】C【解析】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是古代雅典,而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因为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应排除。故选:C。3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查罗马法的影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语国家的法律也吸取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发端干罗马;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6.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66年“,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对成熟,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A;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采用蒸汽机作动力,故排除B;当时已经存在有线电报,排除C;当时德意志尚未实现统一,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D项无法见到,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故C正确;ABD三项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意义: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48.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A.材料主要反映的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通过表决过程,在表决中起决定意义的是强大的民意压力,国王只是顺势而为,并不能体现出国王有重要的政治,这也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事实。B.上议院在议会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要得到上议院通过。C.材料中可以看出保守势力最后做出了让步,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D.英国17世纪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选项与材料时代不符。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和理解材料。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迫使商业资产阶级让出更多的议席,最后通过了改革方案,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促进了英国殖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其中在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A.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B.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C.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D.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取得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工农武装割据,不属于④赣南闽西根据地,故A排除。B.中国共产党成立,在②上海,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C.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故C正确。D.民主革命基本胜利,在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故选C。10.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5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的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关,西方民主思想传播的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排除A;辛亥革命的推动只是原因之一,故排除B;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选D。11.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A、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改变,故排除;B、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排除;C、言论出版是否自由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错误;D、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放映出了人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厌恶,同时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故选D.本题以报馆骂袁世凯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武昌起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上对民主的认可和对袁世凯专制的否认,这表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1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③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④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
本文标题: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寒假测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