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1-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题自己保留。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答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用2B铅笔将选项涂到答题卡上)1.“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这些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孟子B.孔子C.老子D.墨子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A.君权神授B.知行合一C.无为而治D.天人感应3.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A.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B.提出“格物致知”,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D.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4.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A.法家思想B.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C.王阳明心学D.程朱理学5.“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知善知恶是良知”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6.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A.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C.阻碍了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7.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2-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8.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9.“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该诗中描述的这一技术传入欧洲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D.促进欧洲迎来地理大发现10.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王祯在此强调的是()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11.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献章以别具一格的草书闻名于世,经常用硬质的无锋秃笔写成,行笔桀骜狂放。在他看来,创作前通过静坐使心与宇宙相通,便可以“浑然与物同体”,是进行一切认知和创造的基础。据此可知,影响其创作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2.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表现个性,蕴含精神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描绘山水,讲究布局13.《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3-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14.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15.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做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C.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16.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①牛顿力学②相对论③量子理论④电磁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7.人类第一次用数学方法精确描绘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并影响启蒙思想家去探索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的科学成就是()A.经典力学B.太阳中心说C.进化论D.地球中心说18.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19.《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20.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次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4-C.确保了代议制度的逐步建立D.增强了人类自立、自信意识的形成21.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2.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3.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6.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27.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两次会议()①都是在“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和建设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转折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④都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第二次”结合的是()A.“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5-B.“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9.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③改革开放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④评价社会主义的标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理论重大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B.都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D.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大崩溃时代,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在同一时期,希腊也有一批知识分子为后世西方文化提供了重要养分,当时许多希腊城邦都有追求学问的人,他们致力于思考抽象的问题。——摘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普世价值观念的思想核心,(2分)列举同一时期古希腊两位杰出的思想家及其主张。(4分)材料二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为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2分)材料三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然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的-6-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摘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6分)(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2分)材料四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摘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5)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中西方启蒙的不同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4分)32.(共20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哲学家们已经努力,不断奋争,为实现学术界的“由虚返实”的自我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形成并促进了清初实学思潮的发展。在清初实学思潮中,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积弊,抨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及其禁锢人性
本文标题: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