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两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两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B.重鬼事神的意识成为主流C.王位世袭制得以出现D.形成严密的中央政治体制2.在断代史研究中,史学家吕思勉曾设“外戚功臣相诛”“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三节来论述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其研究的时期最有可能是A.西汉B.春秋战国C.西周D.东汉3.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了汉初竹简《二年律令》,其中《户律》详细地规定了要通过“自占”(申报)与“案比”(复查)的方式对当时的人口进行编户造籍,并规定了严惩“自占”时的假报、虚报行为。汉初政府这一规定A.标志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开始B.强化国家机器统治基础C.限制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D.旨在弄清当时人口分布4.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一。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二。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图一《夏山图》(屈鼎·北宋)图二《溪山清远图》(夏圭·南宋)A.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B.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2C.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D.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5.明清时期江南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即许多地主迁居城镇从事工商业,无法直接经营土地,把土地租给佃农后,佃农有相对的退佃、转租或者典卖佃权的自由。在法律和实际生活中,佃农和田主“平等相称”,田主不得随意役使佃客抬轿,佃户对田主只行“以少事长”之礼。永佃制的出现A.有利于提高佃客的社会地位B.瓦解了江南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使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形成6.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央所有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外来侵略威胁清廷统治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7.1861年烟台开埠,1886年,德国人奥托•安滋创办了盎斯洋行,首创胶东缫丝与花生的出口业务。1896年俄国人创办了士美洋行,从烟台出口草帽辫、花边、刺绣、发网等商品。与此同时外国洋行建立后,大量洋布、洋纱等涌入中国。这表明A.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深入内地C.开埠通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8.清末主张废帝王纪年而用新纪年者约四种,除康有为主张孔子纪年和刘师培主张黄帝纪年外,章太炎曾主张共和纪年,高梦则主张耶稣纪年。这些纪年之争共同反映了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B.实现社会转型的强烈要求C.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恢复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9.吴湖帆在1930年刊登的润例中表示“市招不书”以示清高,但上海沦陷后,他却为银行商号书写招牌。1940年甚至表示愿为来客撰写寿文、墓志,并依字数明码标价。这说明A.日本侵略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B.一些艺术家丧失民族气节C.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在持续发展D.逐利的社会风气日益兴盛10.下图是《毛主席指出了光明大道》(1956年)。该作品说明3毛主席指出了光明大道——集体农庄报喜团代表团朱宣威作于1956年A.土地改革受到农民大力支持B.“浮夸风”现象开始出现C.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发展D.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11.如图是1970—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是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B.反映了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C.说明以经济为中心成为党内共识D.反映出我国开放局面逐渐形成12.1982年,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曾说:“这几年……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A.推行市场经济成为党内共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D.中央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1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亚里士多德A.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C.对死亡有着很深的恐惧D.藐视雅典法庭的最高权威14.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热爱体育和艺术,那么罗马人则喜好战争和诉讼。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一现象4A.是智者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B.与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匹配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的不健全15.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A.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B.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C.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16.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C.为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17.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的恐惧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成就是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学说18.下图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逐渐降低B.英国工业化导致了农业发展萎缩C.科技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D.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就业结构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通过推广体育和军事教育,有效地传播了“共和”理念,令法国全体国民对共和制国家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法国此举旨在A.建立共和政体B.强化国家意识C.维护国家统一D.增强公民体质20.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5类、黄油等。这说明A.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B.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们生活C.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波及苏联D.苏联经济状况整体出现下滑21.面对新政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的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的同时牵制总统的权力。该材料表明A.国会赋予了总统更大的行政权B.新政最大阻力来自联邦法院C.罗斯福新政对旧秩序产生冲击D.三权分立体制制约美国发展22.1958年10月,亚非作家会议在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举行,来自中国、苏联、印度、喀麦隆、加纳等4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会议。作家们形容这次会议是“文学的万隆会议”“亚非文艺复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核心理念应是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B.促进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C.加强反殖民主义共同意识D.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扩张23.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最终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访苏。这反映了A.国家利益影响外交动态B.两极对峙苏联处于优势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德国摆脱了美国的控制24.库尔特·冯内古特在《猫的摇篮》里指出,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话的创作方法,使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的组织化、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型销售公司、加工企业将大量家庭农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收购他们的农产品,并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咨询、贷款等,……但这种商业资本主义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往往意味着对弱小农民的残酷剥削。分散的农户由于自身实力难以对抗资本市场,开始联合起来,在生产资料采购、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相互支持,通过集体行动实现规模效益,形成风险共担、共6享利润的组织机构——农业合作社,用以降低经营风险、抵制中间商的剥削。……1844年,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诞生,目标是建立一种“具有共同利益的自立家庭群体”,将合作运动由理论探讨推向社会实践。在19世纪末期,欧美农业合作社增长较快,但业务单一、规模较小,多为区域性地方组织。由于对合作社缺乏了解,政府多处于观望状态,合作社的成立与破产呈现相互交织格局。——段禄峰《欧美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材料二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的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本法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农业合作社成立的背景和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时期农村合作社的异同。(8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5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技术变迁集中期主导国挑战国政府行为1516—1580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资助航海事业,推动了航海技术的改进71609—1688年荷兰英国法国成立皇家学会等,资助与军事科技相关的力学、弹道学研究1714—1792年英国法国资助与军事技术相关的研究,促成蒸汽机的改进1815—1914年英国德国政府资助、采购,带动了钢铁、内燃机、有线电报等产业的发展1945—1991年美国苏联政府资助、采购,带动了计算机、软件等产业的发展——据黄琪轩《世界技术变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一条关于人类社会重大技术变迁的规律性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涵盖材料,阐释全面,史论结合。)(12分)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晋灭亡后的100余年间,北部中国先后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南部中国的东晋是在南北方世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当时“举贤不出世族”,“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世族子弟骄奢淫逸,“不乐武位”
本文标题: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两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