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1.据《秦律·厩苑律》记载,秦国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都要对“田牛”进行评比,养得好的,养牛者受赏,养得不好的则养牛者受罚。这表明A.秦国已经在使用牛耕B.秦律的轻罪重罚原则C.秦国最早发展畜牧业D.牛耕增强了秦国国力【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秦国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都要对“田牛”进行评比,养得好的,养牛者受赏,养得不好的则养牛者受罚。”并结合所学可知,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了秦国的国力,D正确;据材料可知,秦国不仅已经使用牛耕,而且重视耕牛的饲养,A片面;据材料反映的是“养得好的,养牛者受赏,养得不好的则养牛者受罚”,而不是犯罪刑罚,B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秦国最早发展畜牧业,C错误。2.唐宋时期,依据租佃契约,无地或少地的佃户,在交纳地租之后,可以享有土地增殖的部分收益。在某些地区,佃户“耕佃”达到一定年限后,土地“父子相承,以为己田”。据此可知,租佃制A.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B.强化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C.阻碍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D.刺激政府实施“一条鞭法”的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唐宋时期,依据租佃契约,无地或少地的佃户,在交纳地租之后,可以享有土地增殖的部分收益。”;佃户“耕佃”达到一定年限后,土地“父子相承,以为己田”可-2-知,无地或少地的佃户在交完租后可以享有土地增殖的部分收益;父子相继耕种过的土地佃户“耕佃”达到一定年限后,土地可以转为己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材料没有体现强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错误;C与材料无关;“一条鞭法”的制度是明朝实行的,与材料不符,D错误。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A.瓷器B.茶叶C.棉布D.白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因此被成为“瓷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宋元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运出的中国物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茶叶不是主要的物品;C选项错误,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宋元时期棉布不是出口物品;D选项错误,中国不是世界上主要的产银国,此时期也不需要向国外购买大量商品,并未大量输出白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3-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厉以宁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中指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一种私人雇佣关系,它可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但这种转化至少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其二是有适当的制度、体制保证。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C.雇佣关系形成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D.列强侵略中断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清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由私人雇佣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保证: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现实来说并不符合,故该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私人雇佣关系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C项符合材料;A项中传统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符合材料意思;B项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正好与材料相反;D项列强侵略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未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6.黄道婆是13世纪我国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要客观准确地了解她所改进的纺织技术,下列选项中最可靠的材料是A.博物馆陈列的木棉纺车复制品B.元朝农业著作对脚踏三锭纺车的记载C.当时松江地区乡民对她的传颂D.考古出土用唐代缂丝技术织成的服饰【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元初著名的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木棉纺车,其中的《农器图谱》还对木棉纺车进行了详细的绘图说明。这是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4-佐证,同时也显示出黄道婆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棉纺织史上所具有的崇高地位。故A正确;公元四到五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这说明东晋就已出现脚踏三锭纺车,故B错误;当时松江地区乡民对她的传颂属于口头材料,无实物印证不足为信,C错误;D与材料时间不符。【点睛】脚踏纺车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到五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其较早记载也可见于宋代刻本《列女传》的鲁寡陶婴团。图中有一女性正在使用一台三锭的脚踏纺车。元朝时期,关于脚踏纺车的记载更多。后来在公元1313年,王帧《农书》记载了两种纺车:木棉纺车专用于纺棉,而小纺车专用于加捻麻缕。证明了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7.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故排除D项。8.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A.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时期华商采取“附股”于洋商的方式参与在华的经济活动并谋利,这客观上促进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A选项正确;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B选项错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方式转为资本输出,故C选项错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故D选项错误。9.据民国初年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所编《第一次全国农商统计表》1913年11月9日的统计,全国在1912年开设的公司有988家,工厂2001家,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举办工商实业最多的年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辛亥革命改变民族工业发展环境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详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提出,1936年正式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故B正确;1912年清朝灭亡,与材料中1913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点睛】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控制(主要原因);(2)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3)“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的鼓舞;(4)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5)爱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10.从1912年1月至1915年12月,全国各省区新成立的各种民间经济实业团体共有107个。这些实业团体以“振兴实业”、“富强国家”为宗旨。这反映了此时期-6-A.轻工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B.民国政府对经济立法的重视C.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环境D.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从1912年1月至1915年12月,全国各省区新成立的各种民间经济实业团体共有107个。……”可知,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新成立的各种民间经济实业团体,没有说是轻工业,A错误;B与材料不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环境是一战,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12.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7-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可知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B选项排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不会对经济体制产生太大影响,排除。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选项排除。13.下图为中国农业增长统计(%)形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年份1952—19781978—1984农业2.97.7农作物2.55.9谷物2.44.8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978年以后,我国的农业、农作物、谷物的增长率与1978年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直接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正确;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是根本原因,A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C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8-与材料不符,D错误。14.1978年我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超过3/4,但是到2000年差不多只剩下了1/4,大部分产品都是其他企业在生产。由此推知A.中国采取了渐进的方式融入世界经济潮流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一定成就C.国有企业的总产值在下降D.国有企业遭遇到巨大危机【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78年我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超过3/4,但是到2000年差不多只剩下了1/4,大部分产品都是其他企业在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下降,这与1978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关,尤其是1992年以后实行产权改革,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故B正确;材料强调
本文标题: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