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时双测过关(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投赞成票。这件事表明()A.德、日在国联中起操纵作用B.英法等大国纵容意大利侵略C.国际舆论对意大利十分不利D.国际联盟以维护和平为宗旨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材料中的现象表明,英法等大国控制下的国联在纵容意大利侵略,故B项正确。2.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导致英国国力大量消耗D.波兰灭亡后会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解析:选D由材料中“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其代表了英国政府对德国进攻波兰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转移,政治家站在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角度,来论述波兰灭亡对英国的利害关系,故D项正确。3.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说道:“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当时的“共同敌人”是()A.德意日法西斯B.美国所指的邪恶国家C.不结盟国家D.德奥同盟国集团解析:选A材料中的“战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共同敌人”指德意日法西斯,故A项正确。4.1945年,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情报称:“自从雅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坚持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苏战争冲突日益临近B.苏联的实力已超过美国C.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2D.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解析:选D结合所学,美苏逐渐对峙是由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决定的,故D项正确。5.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A.文明得到拯救,和平得以恢复B.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C.使民族解放运动一度空前高涨D.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解析:选A注意限定信息“最主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人民珍惜和平,走上了科技发展的道路,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故A项正确。6.在联合国的框架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这一设计体现了“大国一致”的原则,有助于五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故A项正确。7.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带根本性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基本框架,该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是()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C.法西斯势力被清除D.欧洲国家普遍衰弱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实力增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这一形势下,雅尔塔体系建立,由此可知,雅尔塔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8.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于双方()A.意识形态的分歧B.国家性质的不同C.国家利益的冲突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因此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过程中,美苏在对德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根源在于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故C项正确。3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6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及所学,即回答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第二、三问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四国宣言》签订于1943年,因此不仅要从他们的宗旨还要从当时背景来分析其签订的主要目的。第二小问,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对于所面临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答案:(1)原因: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成果:发表《开罗宣言》。内容: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2)主要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落实:创建联合国。(3)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4国会议席12107230国会名次921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解析:选A结合材料可知,德国纳粹党的人数从1928年的10.8万人到1932年的85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主要宣扬民族主义、纳粹主义、反共产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犹太主义,因此在大萧条(经济危机)时期贏得了很多狂热分子的支持,故A项正确;“国会长期受到纳粹党控制”的说法与题干所给数据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使德国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粹党上台是德囯民主政治不健全的产物,排除D项。2.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的指示表明()A.苏联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B.苏联主张对华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C.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D.苏联援助使中国束缚住日本的手脚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让中国的抗战拖住日本,可以使苏联避免同时受到德日两国的进攻和东西两线作战,这表明,中苏协调利于构建同盟并夺取胜利,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1940年底,德国在进攻英国,而日本则在进攻中国,苏联并没有面临东西两条战线作战的窘境,故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3.下表为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这些活动()时间活动结局1928年中国与比、意、丹、葡、西签订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执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宣布废除与德日意的不平等条约执行1942年多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并进行谈判未果1943年中国与美英多国签订新约,废除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沿海贸易权、执行5内河航运权、驻兵权等和《辛丑条约》A.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B.从法理上结束了列强在华特权C.通过法律手段抗击外国侵略D.以外交途径积极维护国家权益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体现了国民政府以外交途径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观察上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的钥匙B.战后确定的国际和平秩序正受到挑战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D.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解析:选B观察漫画可以看出有人拿着钥匙想要开启被雅尔塔体系锁住的军国主义,这意味着雅尔塔体系确立的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正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两项从漫画中无法得出,应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材料二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6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摘编自[日]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4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侵华原因的观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内容分别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认识。第(3)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第三种趋势是比较吻合的。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所以第一种趋势没有出现。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所以第二种趋势也没有出现。答案:(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十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