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试题(二)一、单选题(每题2分,计48分)1.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人去世后,实行聚族而葬的“族墓”制度。“族墓”分“公墓”和“邦墓”,“公墓”是国君与显赫贵族实行族葬的公共墓地,事先有一定的规划,按照宗法等级关系排定墓位;“邦墓”则是“国民族葬”的墓地。这反映出西周()A.墓位规划依据血缘B.以礼乐制维护宗法制C.国君拥有绝对权威D.丧葬制度已非常完善2.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科举厂卫文渊阁监察御史②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③驰道朝议郎中令将作少府④御史腹里枢密院土司制度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3.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A.西晋、北周、北魏B.西晋、北魏、北周C.北魏、西晋、北周D.北魏、北周、西晋-2-4.右边为《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5.2018年2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下列展品中,能够说明元朝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的是()A.金成公主进藏图唐卡B.宣政院印C.驻藏大臣令牌D.达赖喇嘛金印6.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并派遣官员管辖。行省的长官为丞相或平章政事,由其统领属下的路、府、州、县,掌管辖区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以及其他军政要务。这样设置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B.分化地方权力C.处理民族关系D.加强中央集权7.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3-“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内阁成为清代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的缩影,从中可以体现清代()①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②地方政治自主性受到压抑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更为明显④官员处理政务时拘泥规制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迪奥多鲁斯是一位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公民,其家庭还有:()①一名妻子:②二个成年的儿子,一个未成年的女儿:③进行经济生产的奴隶10个,从事家庭服务的奴隶3个:④帮助其打理经济的来自邻邦的狄奥戈奈斯。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人数一共是A.2人B.3人C.4人D.5人9.古希腊人常在重大场合及庆典活动中举行竞技比赛以展示男性的力量和勇气,优胜者将获得橄榄枝花冠并彰显父辈和城邦的荣耀,他们会获得城邦人民的敬重、塑立雕像和唱颂赞歌。这表明()A.竞技精神是人文主义的体现B.成年男性公民是民主的基石C.英雄人物塑造源于竞技比赛D.公共活动能够凝聚城邦力量10.有学者认为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和更成熟,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这说明罗马文明的价值在于()A.单一政体中的权力制衡原则B.法律制度的基石作用C.改造犹太教而形成了伊斯兰教D.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古文明11.观察下表,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4-第一表传唤内容一、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四、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六、如当事人不能和解,则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由长官审理。A.内容相当广泛,阶级性强B.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C.条文比较明晰,实用性强D.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12.1867年,英国通过了议会改革方案:在城镇,选举权应给予每一房主,也给予支付租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取消46个“衰败选区”,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大城市。经过改革,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225万。材料体现了英国()A.议会主权扩张B.工人运动高涨C.普选权的实现D.选民范围扩大13.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14.近代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帝国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公民普通投票选出。它对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没有发言权,也不能单独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无权要求政府做政务报告。该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5.1982年出版的苏联历史教科书和2016年出版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对于“1917年十月革命”的描述有明显的不同,如列宁在1982年历史教科书中出现了30次,而2016年历史-5-教科书仅出现了7次。这反映出()A.苏联时期的教科书没有研究价值B.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C.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带有时代烙印D.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缺乏指导思想16.《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卜正民主编)记述到:“清朝也给予英国和美国‘治外法权’,意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即使在中国涉嫌犯罪,也只会由这些国家的法律及法院审判。”清政府给予英、美等国的这一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D.使馆驻兵权17.下列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奋起抵抗的史实。其中属于赞颂抵抗日本侵略的诗句是()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④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列四个关键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其中四个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红船启航②灯塔指引③星火燎原④进京赶考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19.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阶层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6-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40%23%25%10%极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20.某史书记述说,这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但十二个政治局委员只有六个参加,五个政治局候补委员倒有四个参加。这次会议使毛泽东返回政治局的权力核心。据此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21.1941年,陕甘宁边区鼓励私人开办工商企业;欢迎民族资本家、海外华侨来根据地兴办实业;在尊重中国主权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根据地进行实业活动。边区政府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B.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C.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D.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22.下列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话语。如果将这些话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直接说明中国抗战()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时避免两线作战。罗斯福假如中国被打垮,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作战,他们即可打下澳洲、印度。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A.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B.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C.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7-23.有诗曰:“国耻深仇,百余载,今朝洗雪。忆往事,全民怒吼,英夷作孽。炮舰侵疆强贩毒,群豪抗敌甘流血。腐清廷,割地又赔银,金瓯缺。龙昂首,英旗撤。存两制,棋超绝。让山河更美,国强民悦。澳岛归来时亦迫,台湾回返疆无裂。待此时,把酒祭轩辕,觞英烈。”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4.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发去唁电说:“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其中的“一生然诺”指的是()A.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明确“和平统一”的方针C.提出“一国两制”的主张D.提出实现“三通”的目标二、材料阅读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材料三“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8-(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6分)(3)以美国为例,说明现代民主制度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局限的?(4分)(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康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房玄龄等《晋书》-9-材料三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4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4分)27.(22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统治长期郁积的愤怒的大爆发。它的结果,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摘自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摘自童光政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材料三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试题(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