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无答案)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无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3.《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4.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5.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拥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8.“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此来判断新航路开辟的影晌()A.促进欧洲开始社会转型B.资产阶级开展了殖民黑奴贸易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导致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9.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地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10.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B.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1.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2.下面表格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时间英国美国德国1860年27.59.161900年191312A.垄断组织的出现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13.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14.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5.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织业出现了以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现象,如川省(四川)购办洋棉纱者,异常踊跃。计由汉(口)镇装轮来宜(昌)者,去岁(1889年)仅6700余担,今岁多至69700余担。(《光绪十六年宜昌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加大B.中国内地棉纺织业的衰落C.四川成为进口棉纱集散地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被破坏16.据湖南口岸贸易情形的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说明()A.近代民族纺织业发展缓慢B.本地棉花价廉难销售C.洋纱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7.下表是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占进口商品总值的百分比(%)生产资料消费资料18938.491.619031585191017.682.4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列强侵华方式仍以商品输出为主18.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19.据统计,到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约有10万人。其中,外国资本企业中的工人约占35%,洋务派举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工人约占37%,民族资本企业的工人约占28%。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资本主义经济超越西方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发达C.民族企业依赖西方资本D.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较弱2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1.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A.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大跃进”运动的推进22.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C.“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D.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23.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设立经济特区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C.实行市场经济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24.下表经济现象的变化表明()时间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出口商品1985年120种188种70种1987年60种23种36种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25、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份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期中第26题12分,27题24分,28题14分)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二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英国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英国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三1500-1750年是英国社会发展的前工业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英国的商业贸易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商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摘编自《论英国历史上的重商主又市场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6分)27.材料一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已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材料二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性质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制性质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1.据材料一,概括上海发昌机器厂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8分)3.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6分)。4.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分析影响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条件(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一些主要发明年份内容国别发明人职业1765年珍妮纺
本文标题: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