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6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2、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3、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D.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4、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5、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6、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D.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7、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2-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9、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他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此相似的是()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韩非子D、荀子10、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11、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3.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回答:“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说明()①鲁迅先生对新文化运动仍心存疑虑②新文化运动在启导国民觉悟方面发挥了作用③鲁迅先生拒绝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④愚昧麻木的国民对新文化运动普遍反应冷淡-3-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15、1930年6月,李立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李立三仍坚持“城市中心论”C.李立三否认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D.李立三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16、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17、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君主立宪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1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4-熟20、“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21、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A.崇尚精神追求B.坚守法治原则C.重视民主信念D.倡导人类平等22、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23、“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4、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25、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6、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5-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A、古巴导弹危机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27、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28、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9、《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30、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1、《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是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3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33、毛泽东曾说,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A、毛泽东曾经就读于陈、李任教的北京大学B、在:陈、李影响下,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陈、李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D、陈、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6-34、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35、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36、
本文标题: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6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