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由材料“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可以得出,代田法旨在保持土壤肥力,提高生产效率,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的特点,A不正确;BC与材料所述不符。2.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彩瓷【答案】B【解析】从“君家白碗胜霜雪”可以看出,材料中描述了白瓷的烧造。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由诗句“君家白碗胜霜雪”可推断出这种瓷器应是白瓷,故排除A选项,选B选项。C选项在元朝才开始出现;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彩瓷。3.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2-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A、D两项最早出现在明朝;C项最早出现在唐朝;北宋中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4.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B.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C.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D.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答案】A【解析】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村贫困人口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从而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不抑兼并”不是宋朝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故B项排除;“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加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是负面的影响,而不是“正面影响”,故C项排除;宋朝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未促使新的生产方式萌芽,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于明清时期,故D项排除。点晴:紧扣“不抑兼并”的历史影响,再结合“正面影响”,综合分析即可。5.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B.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答案】A【解析】【分析】-3-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属于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均是属于商业革命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商业革命”【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早期殖民活动。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起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是的国际市场进一步的扩展,因此A项正确,故选A。此时殖民扩张并未掠夺大量的劳动力进入欧洲的手工工场。7.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4-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答案】C【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的了解。“17世纪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下两个世纪”是19世纪,指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8.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C符合题意。9.下列近代企业以“自强”为目的的是①汉阳铁厂②江南制造总局③继昌隆缫丝厂④轮船招商局⑤天津机器制造局A.②⑤B.①④C.③⑤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5-【详解】洋务运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是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属于军事工业,其它均是民用工业,选择A正确,BCD选项排除。10.“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A.19世纪晚期的上海B.20世纪初期的上海C.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D.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答案】D【解析】【详解】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故D项符合题意;19世纪晚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并非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故A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初期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并非美国独占中国市场,故B项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日本不断扩大侵华,不可能美国独占中国市场,故C项不符合题意。11.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②【答案】D【解析】【详解】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和“1956~1966年”的历史阶段特征。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借鉴-6-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①正确。②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正确。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④错误。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排除。因此选择D。排除ABC。1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源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对他的背叛【答案】B【解析】由“合作化”“二十多年”“散伙”可知,材料中“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是指1978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故田福堂的“痛苦”说明其对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的农村经营方式变化的不理解,故选B;从合作化到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没有改变,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合作化”“二十多年”“散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13.“点—线—面”,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⑤上海浦东A.③②①⑤④-7-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的先后顺序是20世纪70年代的开放的经济特区;80年代的沿海开放城市,随后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到了90年代开发的上海浦东从而向内地延伸,依据时间顺序,②①③⑤④符合题意,故选C;A、B和D项顺序错误,排除。14.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中式即长袍马褂”可以得出服饰文化依然保持着传统,并未颠覆传统,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崇洋媚外之风随之开始盛行,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上海《申报》称”“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可得出其发生在上海,而广大农村依然是传统的服饰,故C项排除;据题干中“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反映出了服饰的变化深受西方列强侵略所带来的影响,故D项正确。点晴: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服饰变化的特点,紧扣“民国初年”“上海”等信息可以得出服饰变化带有时代色彩。15.19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水上交通业的标志是A.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成立B.蒸汽机的发明C.西方列强和买办共同投资兴办轮船运输公司D.各大通商口岸出现一批轮船公司-8-【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故答案为A项。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外国在中国开展水上运输的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中“首次”的要求,排除。16.中国中央电视台是国际上知名的电视台,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于A.1949年B.1958年C.1978年D.1988年【答案】B【解析】【详解】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故B项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不符合题意,A错误;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时间,C错误;1988年时间和北京电视台开播时间不符合,D错误。17.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髙关税,从而引了一场关税大战,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致提髙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提高关税,目的是限制进口,转嫁危机,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结果加重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B正确;排除A、C、D;所以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应对-9-经济危机措施18.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罗斯福总统面对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高度集中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正确;罗斯福总统面对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高度集中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共同点,故A错误;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因此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是共同点
本文标题: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7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