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1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问题,稳定统治秩序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A.封邦建国B.宗法世袭制C.礼乐制度D.封建社会3.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周政治将“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能突出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嫡长子有主祭祖先的特权B.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C.封邦建国时主要是“授土”、“授民”D.宗法制以分封制、礼乐制为基础和保障5.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6.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思想根深蒂固8.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矛盾无法调和9.《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浓厚的部族色彩B.浓厚的宗族色彩C.浓厚的神权色彩D.浓厚的等级色彩10.“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是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严格规定,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11.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A.分封制度B.礼乐制度C.中央集权体制D.宗法制度1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3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4.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5.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16.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可看出明代的阁臣()A.位高权重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17.大型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第四集《指点江山》:“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实现了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A.恢复明朝内阁B.三省六部制度确立C.军机处设立D.南书房设立418.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这是因为()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19.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B.政令统一的需要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20.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21.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这说明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古希腊影响的是()A.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发达B.城邦之间的贸易频繁C.航海业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D.小国寡民的邦国状态22.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古希腊的雅典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民主政治的性质是()A.原始社会的民主政治B.奴隶制的民主政治C.封建制的民主政治D.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23.哈里是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要去参加公民大会,他的妻子却不能与其一块进入会场,原因是()A.看门人与其有仇趁机报复B.会场太小C.他的妻子不足30岁D.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2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5.公元前8世纪起,古希腊城邦兴起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政体类型。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5()A.殖民扩张,崇尚武力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C.贵族统治,僭主当政D.平等邻邦,睦邻友好26.古希腊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有四位同学对此做了不同的解释,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是()A.城邦是指公民集团B.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C.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D.这里的“人”指城邦中的男子27.“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名言表明()A.男人要承担起管理国家的重任B.古希腊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C.政治是男人的生命D.所有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28.“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29.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30.雅典民主“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B.是一种直接民主C.易形成集体暴政D.是少数人的民主3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6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32.“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文件B.《十二铜表法》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C.《十二铜表法》蕴涵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D.《十二铜表法》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3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3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35.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36.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37.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38.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7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39.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着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40.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②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④尊崇法律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7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