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1-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A.宗族色彩B.专制色彩C.神权色彩D.王权色彩3、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这表明“小康”之世的特点是A.以和谐为目标建立同一国家B.以家庭为中心构建家国体系C.以血缘为纽带实行礼仪教化D.以儒家为基础实现政治理想4、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B.大宗和小宗既是宗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D.长子都被称为大宗5、《礼记》记述了周代贵族朝会的列位: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这反映了当时A.严格的礼制秩序B.宗族内部等级森严C.诸侯向天子朝贡D.分封子弟尊卑分明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共同本质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7.“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A.完成了国家统一B.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9.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2-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10.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④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天”。“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12、如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A.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3.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扩大统治区域B.加强专制皇权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14.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材料所评论的是A.科举制B.郡国并行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15、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根本目的A.提高行政效率B.保证皇权独尊C.分割宰相权力D.集思广益1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17、下面是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3-秦朝以郡统县,地方行政制度为两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元朝形成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元朝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18、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中外朝制④内阁制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汉初宰相位高权重B.另设机构,架空专制皇权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唐代宰相权力下降2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D、举孝廉,父别居21、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A、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D、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22、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C、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23、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B.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D.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24、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4-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B.隋唐三省的形成C.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25、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言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一共2小题,第26小题24分。第27小题26分,共50分。)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摘自《东华录》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6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请回答:(1)材料一中先秦时期人才选拔方式是什么?其选拔标准是什么?(4分)-5-(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有何弊端?(6分)(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10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序号12345678910答案DACDADBBDC序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AABBCBA序号2122232425答案DDDCA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24分,27题26分。26、(1)皇位世袭;(2分)皇帝独尊;(2分)皇权至上(2分)(或皇权专制)。(2)主要职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汉武帝:中外朝制(内外朝制);唐太宗:三省六部制;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两府三司制)。6分(3)①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②相权三分,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6分)(4)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君主专制达到顶峰。(4分)27、(1)世卿世禄制;血缘(4分)(2)初步突破血缘限制,扩大官吏来源。孝廉难以衡量,易出现察举不实现象(6分)(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6分)(4)变化: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4分)影响:为封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提-6-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6分)
本文标题:甘肃省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8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