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四模试题(含解析)
1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四模试题(含解析)1.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向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刘向认为A.道德沦丧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B.分封宗法走向崩溃是历史的必然C.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冲击传统秩序D.诸侯国易主成为战国动乱的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逻辑是士大夫崛起,诸侯国易主,道德大废,分封制遭到破坏,所以答案为C。道德沦丧不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排除A。材料无法反应宗法制的内容,以及无法体现历史必然性,故排除B。D选项错在根源,战国动乱的根源,应该从经济方面去思考。2.秦朝在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北方诸侯国旧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武帝发动3次大规模的征伐匈奴的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地区,建立酒泉、敦煌、武威、张掖4郡。据此可知A.发动战争是解决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主要手段B.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C.中央集权不断演进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近代中国的行政版图在这一时期得到基本奠定【答案】C【解析】【详解】秦汉两朝对匈奴的作战,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主要手段,A错误。秦汉两朝两朝的进攻中不能代表中原王朝整体态势变为进攻,故排除B。近代中国的行政版图的奠定是在清朝,D错误。3.古代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下表是唐宋两代2的节妇烈女对照表,据表可知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隋唐326322961两宋319152122274A.宋代妇女地位下降B.儒家纲常观念强化C.宋代理学走向僵化D.唐代儒学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宣扬三纲五常,导致烈女、节妇增多,故B项正确;从夫观念的加强不等于妇女地位的下降,故A错误;宋代理学形成,尚未僵化,故C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唐代儒学受冲击,D错误。4.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从洪武四年开始,十年一修,到崇祯15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到雍正年后,户籍再也没有编审过,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地方管理弱化B.基层自治加强C.赋税制度变革D.经济发展迟缓【答案】C【解析】【详解】清代实行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故政府不再重视户籍编审。故C正确。地方管理弱化、基层自治加强和经济发展迟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35.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军事的分界点,战争初期清军失败的事实证明以现有的正规军击败叛乱是毫无希望的,清政府开始支持地方官员创办地方团练(湘江和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表明A.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B.清朝中央政府权力发生下移C.地方团练是军阀组织D.创办团练是洋务的重要内容【答案】B【解析】【详解】团练的兴起,引起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故答案为B。地方团练的存在是剿灭太平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当时不具有地方割据的功能,所以排除AC。D选项有史实错误,创办团练不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排除。6.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后的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大革命都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领导阶层的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革命任务的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经历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些时间进一步促进民众觉醒,唤醒民众对政治事务的关心,所以选A。辛亥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大革命是国共合作领导,领导阶层不同,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大众传媒水平和方式在两个时期都差不多,排除C。辛亥革命的任务使推翻封建势力,国民大革命是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任务不同,但规模和影响区别很大没有表现出来,说法不准确,排除D。7.中共的土地政策总是随时代需要而调整,某一时期,中共颁布《关于若干特殊土地的处理4问题》,文件规定“对逃亡地主土地的处理原则是,无论其逃至何处,土地不得没收”,这一政策A.有利于调动地主生产积极性B.符合民族战争发展形势需要C.目的是扩大中共敌后根据地D.表明民主革命任务根本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土地政策是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可知其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抗战时期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正确。保存地主土地所有权,并不能调动已经逃往的地主的生产积极性,故A错误;此时,目的是服务抗战需要,故C错误;民主革命的任务始终未变,故D错误。8.改革初期,政府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因此在设置首批经济特区时采取了折中做法,选择了既有地理优势,但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又不会过于重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表明A.改革初期尚未实现思想解放B.意识形态阻碍中国改革开放C.中国改革开放在审慎中推进D.特区设置首先考虑地理位置【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政府担心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因此在设置首批经济特区时采取了折中做法”,反映出改革开放同时注意国家安全,具有审慎性,故C正确。改革是在解放思想的前提西进行,故A错误;此时改革已经开始,故B错误;材料体现出地理位置和经济安全同时考虑,故D错误。9.公元前6世纪初在雅典,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公元前5世纪在罗马,平民不满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要求制定成文法,保障平民利益。二者共同说明5A.罗马继承了雅典的政治模式B.帝制不符合人民的利益C.贵族统治不符合各阶层需求D.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治【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雅典和罗马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以及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纠纷增多,贵族随意的解释法律也不符合历史发展,所以推动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A选项史实错误,罗马并没有继承雅典的政治模式。B选项错在帝制,当时的雅典和罗马都不是帝制。C选项错在各阶层,贵族统治不能满足工商业阶层和平民的利益,但是贵族阶层的需求是符合的。10.1557—1644年,葡萄牙商人以澳门为据点,把中国的生丝、瓷器销往欧洲和日本,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另外,西班牙经营“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商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1571—1591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这表明当时A.中国是殖民扩张中的最大受益国B.中国的手工业和农业在世界范围内领先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葡萄牙和西班牙——运输中国商品到欧洲、美洲、日本——换取白银——流入中国,所以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答案为D。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国是欧洲。A错误。B选项错在贸易涉及中国、美洲、欧洲,无法得出世界范围内领先的结论,故排除。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晚清时,而题目反映的是明朝,排除C。11.十月革命前,面对一战,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1915年8月列宁又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能取得胜利。这说明A.列宁预见了十月革命的爆发6B.列宁认为单独一国也可建立社会主义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D.理论创新推动了俄国革命实践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十月革命前列宁提出的主张,突破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故D正确。列宁只是要就利用实际条件推动革命发展,没有直接预见十月革命到来,故A错误;“列宁认为单独一国也可建立社会主义”是对材料中列宁观点的重复,不是材料说明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反映不出一战与国内矛盾激化的关系,故C错误12.下图为美国iPhone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利润分布图(2010年),这反映A.中国劳动力在当时最为廉价B.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利益分配失衡C.经济全球化需加强国际合作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苹果公司独占利润的58%,从事苹果加工服务或原料的地区,只占据很少的利润,反映了旧经济秩序下,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国家收益更多,故B正确。中国劳动力廉价是材料直接信息,不能用来循环论证某问题,故A错误;材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需要加强合作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国际分工问题,故D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材料一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并与之保持相当距离。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状态,其他文明对于华夏文明长期处于尊从和学习地位,中原王朝由此形成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在很长的时期被其他文明的拥有者认同,以此为基础,东亚地区形成通行的天下秩序,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它们或为受中原王朝管辖的边疆民族,或为接受中原王朝羁縻的域外势力,或为通过朝贡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远方他国。在地理分布方面,以华夏为中心的部分较清晰,与蛮夷毗连的区域较模糊,同时蛮夷的范围可由边疆向外部扩展。——摘编自《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1期材料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外交涉、通商事务随之增多,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这时,因皇帝和太后逃往热河,被迫留京的恭亲王奕由于经历了与各国使节谈判的过程,深感清廷“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弊在体制”,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1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摘编自《史学月刊》2015年6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治者“夷夏观”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统治者对外交往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外交观念变迁对现代外交有何启示?【答案】(1)内容:中原与周边民族保持一定联系的同时保持相当距离;根据文明类型划分夷夏;华夏为宗主和文明中心;华夏以外的民族和势力被视为蛮夷。(2)变化:逐渐抛弃夷夏观念,萌发近代外交思想(或由重礼仪秩序到务实);有意建立近代外交机构;外交重点转向欧美国家。评价:是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加深的必然产物;加速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动了外交近代化;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要主动适应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国情和世情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8【解析】【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华夷观,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历程来分析材料。根据材料一,“东亚地区形成通行的天下秩序,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其被称之‘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可知统治者夷夏观包含夷夏划分的标准为文明类型以及鄙视少数民族,“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可得出华夏文明的中心优越认识、夷夏之防带来的距离意识。(2)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华夷观的影响,要求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项西方学习的方面分析。内容:“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可得出“逐渐抛弃夷夏观念,萌发近代外交思想(或由重礼仪秩序到务实)”,由“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1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可得出“有意建立近代外交机构”,综合比较材料一可得出外交重点
本文标题: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四模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8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