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8年11月28日,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藏医药浴法能够申遗成功在于①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标识②它能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③它具有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独特作用④它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藏医药浴法并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标识,①不选;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是因为它能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它可以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②③正确;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2.下列选项属于传统文化的是①中秋节赏月吃月饼②北京故宫长城③张家界自然风景区④诗经⑤清明上河图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①符合题意,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属于传统文化。②符合题意,北京故宫长城属于传统文化。-2-③不合题意,张家界自然风景区不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是传统文化。④符合题意,诗经是传统文化。⑤符合题意,清明上河图是传统文化。⑥不合题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不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是传统文化。故选A。3.2015年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①传媒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②无论何时,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③传媒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④媒体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邻国对中国立场主张的理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从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无论何时,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媒体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国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促进邻国对中国立场主张的理解,②④项符合题意;传媒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彼此的隔阂,但文化具有多样性,传媒不可能消除彼此的隔阂,①项说法错误;现代大众传媒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什么是大众传媒?它有何特点(作用)?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到发展阶段,但是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3-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说明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引领着时代的风尚③民族节日展示着本民族文化④民族节日实现了世界文化的繁荣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说明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表述错误,民族节日不引领时代的风尚。③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明民族节日展示着本民族文化。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节日对世界文化的意义。故选A。5.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④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知识不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可以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体现了文化对人对国家的重大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①③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②项不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④项观点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4-(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6.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②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古琴音乐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②④项符合题意;古琴音乐因其民族性方成就其世界性,而不是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①项说法错误;古琴音乐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必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5-7.随着文化传播的发展,中国文化越走越远。今年夏天的热播剧《延禧攻略》不仅荣登全球热搜电视剧排行榜榜首,而且还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播出后,深受国外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说明A.民族文化得到他国的认同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D.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答案】B【解析】【详解】热播剧《延禧攻略》不但受到国人的喜爱,还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播出,深受国外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符合题意;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各民族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应持尊重态度,A表述错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C表述错误;D表述绝对化。故选B。8.漫步我国农村,经典门匾,举不胜举。如“耕读传家”,便是古老农耕文化、中华传统思想的精华;“惠风和畅”反映了如今时代的特色;“天道酬勤”则反映了人们对勤劳致富的信仰和尊重;“贵在自立”反映了人们的自立思想和坚强意志;“勤和家兴”“室雅人和”则反映了人么处世的生活理念及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见,门匾①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②是社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③可以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④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生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不合题意,与题无关,材料强调门匾是经济社会的反映。②符合题意,门匾反映了为人处世的生活理念及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面貌。③符合题意,材料提到各种门匾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理念等表明门匾可以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门匾的作用。故选C。-6-9.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发生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以一种文化去否定另一种文化,或者认为一种文化优越而另一种文化低劣,从而鄙视、耻笑另一种文化的情况就属于文化歧视现象。这启示我们①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反对文化歧视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②适合题意,③是错误的;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表明A.文化繁荣则国家和民族必然兴旺B.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文化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繁荣则国家和民族必然兴旺”说法太绝对,A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反作用,没有涉及文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不符合题意。“文化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说法夸大了文化的作用,C表述错误。“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体现了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7-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古诗文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人的教化和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发展传统文化,②④项符合题意;题干中通过古诗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文化的作用,没有涉及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①选项与题干无关;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选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12.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今天当你用手机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发信息时,意味着传播媒介进入到_____阶段。A.口语B.电子和网络C.文字D.印刷【答案】B【解析】【详解】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今天,当我们用手机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发信息时,意味着传播媒介进入到电子和网络阶段,B选项正确。A、C、D选项均错误,排除。
本文标题: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