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1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从商到周天命思想的转变反映了A.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B.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C.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D.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2.东西方的亲属称谓有根大差异。西方国家的亲属称谓简单、模糊(如sister可指姐、妹,grandmother可指奶奶、外婆,uncle可指大伯、叔叔、舅舅、姑父),但汉语亲属称谓复杂、明晰(如父系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等,母系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中国特色的亲属称谓体现的传统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3.“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A.确立君主独尊地位B.凝聚贵族统治力量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D.突出儒学正统地位4.明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形式为“内阁票拟——皇帝或皇帝授权太监批红——六部执行”为主,出现万历皇帝30年不上朝但明朝统治仍然延续的“荒诞奇迹”。“荒诞奇迹”的出现反映了A..明代政治局势的混乱B.官僚政治的成熟C.内阁与宦官互相牵制D.君主专制的强化5.雅典法庭民主完全彻底,即无论什么指控,无论有否证据,无论伤害大小,只要陪审团投票认定,罪名即告成立。当时又无现代刑侦手段提供证据,只要通过辩论争取到陪审员同情,就决定了官司的胜负(如“苏格拉底之死”“美妓弗里娜之活”两人皆被指控“亵渎神灵、腐蚀青年”,但结果大相径庭)。材料主要说明了A..妇女比男子更有权B.雅典民主存在缺陷C.辩论决定判决结果D.审判程序不够规范6.《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由此可见该法律A.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极力保护大土地所有制D.注意维护贵族利益7.“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A.发生“光荣革命”B.颁布《权利法案》2C.形成责任内阁制度D.改革议会选举制度8.美国社会枪击案频发,从平民到总统,幼儿到老人,都曾成为枪支暴力的受害者。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即开始要求政府尽快制定枪支管制措施,之后在控枪问题上出台了多部法案,期间夹杂着总统、国会、民众、社会组织与团体的较量与冲突,但直到2019年美国仍有近万人死于涉枪案件。这表明美国A.政治派别阶级本质趋同B.宪政民主制度发展完善C.法律注重保护人民权益D.政体社会治理能力不足9.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担心这个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5年5月发生了刺杀威廉一世的事件,俾斯麦以此为由提出取缔社会民主党,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再次予以拒绝。材料说明当时德国A.首相对帝国议会负责B.工业化发展促进民主增强C.君主立宪制下宰相没有实权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10.从武昌起义后武汉军政府采用“铁血18星旗”和“黄帝纪元”,到中华民国成立后采用“五色旗、民国纪年”,实现了单一汉族建国(建立汉族共和国)转变为五族建国(建立多民族共和国)转变。这一变化反映了A.日本在东北势力受到遏制B.满、汉民族矛盾消失C.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增强D.中国政治民主化实现11.秋瑾留学日本时,“肤色白皙,眼睛细长,体格稍瘦。上身着黑色和服单衣,下身穿着当时甚为流行的紫色裤裙。缠足,日本式的束发,莲步蹒跚,每日往来学校,不曾缺欠。”这反映出秋瑾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治主张B.有兼具中西的文化多元性C.秉持中国传统教育观念D.深刻影响了中国时局12.1917年9月初,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反映了A.布尔什维克党内这成共识B.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C.工人武装控制了中心城市D.农民渴望重新分配土地313.“(20世纪初)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李大钊与在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当时双方的争论A.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使资本主义政体被知识界否定C.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D.表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14.某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配台了国民大革命运动C.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转移D.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5.1945年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决定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D.指明了抗战后中国的光明前途16.在1949年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强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明当时美国A.回应了中国政府的关切B.认同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C.断绝了向台湾出售武器D.开始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18.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称: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D.主张欧洲独立自主19.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台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A.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D.欧洲一体化走向深入420.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峰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封建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21.《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这说明当时A.民间商业欺诈现象严重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政府重视监管商业22.仲伟民在《茶叶与鸦片》一书中认为:(鸦片战争前)与中国人沉迷于鸦片迷雾之中萎靡不振、日趋堕落相反,茶叶成为英国人日常必需消费品,英国人痴迷于茶叶清香、提神的功效。“一杯甘甜温热的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重新恢复精力。在以人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时代,一杯美好的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比较,最能说明的是A.中英两国传统文化对各自前途的影响力B.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力C.中英两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D.中国茶叶出口的起源23.下面为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情况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A.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B.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某些特点C.反映出棉纺织业实现了独立自主D.表明中国棉布出口呈增长趋势24.1510—1550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其贸易额增长了7倍。这一时期跨大西洋贸易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网络通畅B.国家力量的支持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文艺复兴的推动25.下表是英国不同领域经济指标所占比重变化表(单位:%)。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国内市场已经饱和B.海外市场日益扩大C.民众消费水平下降D.工业革命尚未完成5第II卷(共50分)题号一二总分26272829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其中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适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干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行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摘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材料三我们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对此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古代有法制,缺少法治。君主把法制作为治民治吏的一种手段,自己则凌驾于法制之上。正因为如此,同一个制度体系,在不同的君主手里,可以有不同的效果;一治一乱,有天壤之别,反映出人治的弊端。——摘编自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演进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成为“现代国家”的历程。(4分)6(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台,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较,五四宪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制度的新的飞跃。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我国中央一级制定的法律法规只有48件,而1954年9月下半月至1957年则达430多件。——摘编自《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研究述评》等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包括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立法、执法、司法
本文标题: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