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光以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端,并指出周天子的行为是有悖礼制的”可知因为三家分晋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司马光认为这件是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君臣之礼的彻底破坏,所以他把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礼崩乐坏,并非是分封制,A选项排除。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并非是纲常伦理,C选项排除。司马光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重要性,对三家分晋持反对态度,D选项排除。2.先秦时期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是“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而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意在强调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的,体现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变化反映了外儒内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淡化-2-而非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未反映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通过法律强化了而非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法家思想3.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地方权力过小,最终在农民起义中灭亡。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引发七国之乱。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说明中央和地方要适度分权,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说法错误,秦朝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平衡关系,D选项排除。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3-试题分析:A不对,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即水排,是在东汉时由杜诗发明,而汉武帝是在西汉时期;B不对,汉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是在明清时期发展超过民营手工业;D不对,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选A。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的推广。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5.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6.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答案】A【解析】-4-【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程朱理学在南宋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的增强;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人物出身区域的变化,并未体现“士农工商”传统社会结构的变动。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中国在唐代就有关于犹太人的记录。在清代犹太人的教堂里,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对联:“自女蜗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这体现出A.中华文化对外来的宗教具有宽容性B.外来弱小文化依附于中华文化存在C.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自女娲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可知犹太教传教中体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不是外来弱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依附,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故C项错误;关于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一方面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另一方面强调犹太人与这个材料的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华文化对外来的宗教具有宽容性【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8.欧阳修在一篇祭祀亡友的文章中写道:“(一个人)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形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公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关于世界本体论的阐释-5-B.文人看重人生的精神价值C.统治者关于政治权力的加强D.史家关于修史权力的维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与万物公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可知,当时文人比较重视人生的精神价值,故B项正确;世界本体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文中文人看重人生的精神价值,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修史的问题,故D项排除。9.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原本是单色,到元末始用朱、墨两色,继而到明末发展为流行的三色、四色。明中期以后,版画发达,刊印书籍有“传奇行于世,无不冠图”之称。雕版印刷的不断进步折射出A.市场经济的活跃B.文化氛围的宽松C.社会需求的强大D.社会转型的缩影【答案】C【解析】材料中印刷术颜色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活跃,排除A。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文化氛围并不宽松,排除B。明朝中期以后,印刷术颜色的变化和版画发达,是市民阶层壮大,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C项正确。不能通过印刷颜色的变化,推断社会转型,而且当时的社会没有出现转型,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10.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引起北方士子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这实质上反映了朱元璋A.笼络北方士子借以巩固政权B.力求化解人才流动的区域冲突-6-C.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D.严格奉行科举选拔的公平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引起北方士子强烈不满”、“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北榜事件”实质上是朱元璋笼络北方士子以巩固政权的措施,故选A项;朱元璋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并没有化解人才的区域冲突,排除B项;录取的都是南方人是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文教水平超过北方,并不是科举取士倾向南方的结果,排除C项;朱元璋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并没有严格奉行科举选拔的公平原则,排除D项。11.康熙年间的衙门旧习,在朝廷税收定额之外,另行“加耗”一成,用于维修县衙等公共设施。雍正元年,一位省级官员奏准实施“火耗归公”;“知县征收钱粮,可加征百分之十的附加税,并将加征所得,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经费。”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加耗”合法化的政策()A.使清朝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剧B.旨在解决基层官员薪俸问题C.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D.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各级地方官员依职务高低,从中收取份额。“加耗”合法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该政策有助于减少地方官扰民现象,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地方制度12.在很多国家历史上,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明清时期,几个大都市的人口与城区规模却小于两宋与元代。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城市管理更严格B.工商业发展受阻C.工商业市镇兴起D.人口向海外迁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专业化市镇兴起,工商业分工细化,故C项正确;城市管理严格与-7-否,与城市规模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繁荣,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执行海禁政策,所以人口向海外迁移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时间史料出处类别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记》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四年遣使者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贷地结三年假田与贫民,贷种、食《汉书•宣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初元元年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汉书•元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地区事由贷放措施赈贷物康熙三年浙江海宁刮飓风、修海塘动款货币康熙五年广东旱灾动支通省积谷散赈谷物-8-康熙十年淮扬民饥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粮米康熙三十七年江南海州等九州县水灾发常平仓谷谷康熙四十二年山东济南水灾免额赋、发帑金、截漕粮钱、粮﹣﹣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材料二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
本文标题: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0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