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公正至上C.以民为本D.以德治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墨家主张以德、劳、能等作为选贤举能的标准,体现了公正至上的思想,B项正确。兼爱是指没有阶级差别的爱,非攻是指反对不义战争,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主张,而是强调公正至上,C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德,但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故错误。2.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详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结合所学知识,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是法家主张,排除;D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3.“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2-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仁和礼,A选项符合题意。道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B选项排除。墨家强调的是兼爱和非攻,C选项排除。法家强调的是严刑酷法,D选项排除。4.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的思想主张是A.“仁”和“仁政”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C.以法治国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答案】C【解析】【详解】儒家主张“仁”和“仁政”,这与题干中的“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符合,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与题干中的“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符合,排除B。法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利用权术来驾驭大臣,这与题干中的”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符合,以法治国正是法家的观点,故选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理学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D。5.牌头中学高一(15)班学生自创班级节目,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3-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属于心学的代表,强调的是心是万物的本源,C选项符合题意。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主张,A选项排除。B选项属于张载的主张,排除。D选项属于王阳明的主张,排除。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A.儒家、道家、法家B.儒家、墨家、道家C.法家、儒家、道家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依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民贵君轻”观点;依据材料“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依据材料“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科举考试向全社会开放,但漫长的求学、应试的历程不仅要耗费大量钱财,而且要经过科举经典的长期熏陶,公平竞争的结果多使富家弟子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这表明,古代科举制的录取结果A.扩大了隋唐以来社会统治基础B.打破宗族门阀对官职的垄断C.保证了录取对象的政治可靠性D.有利于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答案】C-4-【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经过科举经典的长期熏陶”和“多使富家弟子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可见录取对象参加科举考试要经历长期的儒家经典的熏陶以保证政治上的可靠,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科举考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宗族门阀,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录取结果而不是强调科举制对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科举制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抓住关键信息“长期熏陶”和“富家弟子中的佼佼者”等来回答。科举制的影响根据已学可知,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士族门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也会带来束缚思想,阻碍科学文化发展的负面作用。8.在《先秦诸子研究概要》中写道:“在(百家)争鸣中,儒与墨、儒与法、儒与道之间,固然是互相对立,但又互相摄取。……后来封建社会中的儒法合流,也是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互相对立、互相吸取的过程中形成的。”下列哪种观点没有吸收他人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有教无类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案】C【解析】【详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在吸收儒家、法家等思想后所倡导的,A不符合题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总结顾炎武的观点所提出的,B不符合题意;“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观点,没有吸收他人观点,C符合题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所提出的,D不符合题意。9.2018年9月23日是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墨子是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对农业重视、利于农业生产的是A.兼爱B.非攻-5-C.尚贤D.节葬【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深刻的认识到战争对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给人民生活带来无穷的苦难,所以墨子提出“非攻”思想,对各种破坏和影响农业生产的行为进行抨击,力图说服统治阶层放弃一些他认为伤农、害农的做法,尽可能地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因此B选项正确。兼爱指的是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没有差别等级;尚贤指的是任用贤能;节葬指的是墨家的薄葬主张,它们都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不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答案】B【解析】【详解】“仁者爱人”的含义是仁慈的人爱人,“与人善言,暖于布帛”的意思是说和别人友好的相处,比布帛还要温暖,符合材料主旨,B正确;A是说明只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办事情就会迎刃而解,A错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是主张中央集权的思想,C错误;“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是提倡节俭的思想,D错误。11.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韩非子墨子-6-B.孔子韩非子老子C.老子孔子韩非子D.墨子孔子老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①反映了孔子复兴周礼的愿望,②体现了要求变革现状,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③要求个人自由,顺应自然,反映了老子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2.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率先提倡私学,私学使以前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在春秋时期,做官的人大都是世袭,士这一阶级的出现使平民有了机会参与政治,像蔺相如,荆轲等等。“士”在当时大致分“文”、“武”两种。私学的兴起使更多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更多的去做大官的幕僚,间接地参与政治,所以私学从一方面促进了“士”阶层崛起。而汉武帝后,“士”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与当时的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正确;汉武帝后“士”主要指知识分子,与当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并且该说法有误,故A选项错误;“重文轻武”是在宋朝时期出现,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含义的发展变化,无法体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故D选项错误。13.“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相似的是-7-A.王阳明B.朱熹C.苏格拉底D.伏尔泰【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材料以人为中心,人是判断事物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则是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与材料主旨相符,A正确;朱熹提倡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错误;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C错误;伏尔泰主张批判君主专制,D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材料中“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的理解,结合王阳明的思想特点不难得出答案。1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②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③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④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无法得出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故①错误。题干中朝鲜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在亵渎程朱理学,并非背叛儒学,儒学范围较大,并非只包括程朱理学。故②项错误。根据题干“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可知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作为正宗,认为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亵渎,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与朱熹的观点明显不同。故③、④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正确答案为D,ABC不-8-符合题意,排除。15.朱熹在《小学》中指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法。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他主张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存天理、灭人欲D.循序渐进求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可知,朱熹主张求理要循序渐进,故D正确;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无法体现因材施教,排除A;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无法体现教育需有教无类,排除B;材料反映求理要循序渐进,并非强调探寻天理与人欲的关系,C错误。16.“爱人,待周爱人尔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这一主张属于A.“仁爱”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法治”的思想D.“尚贤”的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仁爱”思想出自于孔子,强调的是宽仁慈爱,有同情心,与题中思想不符,故A错误;根据题中“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可以看出强调的是要爱尽天下之人,体现了墨子的“兼爱”思想,故选B;C、礼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学说,强调的是用礼维护等级秩序。题中“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强调的是爱天下之人,并未反映礼治思想,故C选项错误;D、“尚贤”思想是墨子的用人主张,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题中只强调了爱尽天下之人,并未反映“尚贤”思想,故D选项错误-9-17.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
本文标题: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0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