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揭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1-广东省揭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政治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文化字眼折射出了人们的政治地位差别,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②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③不选;古代人们用服装文化字眼来表明人们政治身份地位的不同,这折射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表明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④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选项③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故排除。选项④说法否定了文化影响的双重性质,故排除。选项①②说法正确-2-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3.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定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对人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认识和行为④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认识和行为,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②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④使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根本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3-【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教育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大众传媒是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③项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点睛】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5.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正在热销,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意是说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说明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处理中法关系亦如此。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项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6.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如剪纸、刺绣、年画、木雕、金银制作工艺、建筑营造技艺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有广泛分布。因此,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①保留一切文化遗产②尊重地域文化差异③保护多样民族文化-4-④认同文化的世界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选项错误,文化遗产不都是需保留的。④选项错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题目中,针对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尊重地域文化差异,同时,我国的传统工艺也各不相同,故需要保护多样民族文化。故②③选项入选。选项B。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要求特点要求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7.“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5-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文字,而不是传统习俗,①排除;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应辩证地看待,笼统地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③排除;②④是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作用【名师点睛】传统文化的作用(1)从社会发展看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8.《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①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③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④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表达了他淡泊名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怀,这启示当今艺术创作者的是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进行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鉴,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说-6-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9.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共同体,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①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②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③对于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推崇④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保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对外来文化不能一味的认同和推崇,③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6)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0.某大学生经常帮助环卫工母亲清扫马路。有人问他扫大街会不会不好意思,他认为这并不丢脸,而是尽孝道。“我首先是母亲的孩子,其次才是大学生。”他的言行启示我们①要全面提升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重点-7-③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某大学生经常帮助环卫工母亲清扫马路。有人问他扫大街会不会不好意思,他认为这并不丢脸,而是尽孝道。“我首先是母亲的孩子,其次才是大学生。”他的言行启示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素养,①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为着力点,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答案】C【解析】“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体现了革命性、实践性,故选项C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它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它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2.从“科学技术是
本文标题:广东省揭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1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