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一、单选题1.周王朝把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全部分封。封国的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所以中央政府对封国可以完全控制。材料体现了分封制A.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B.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C.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D.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封国的面积小,难以形成分裂割据状态,有利于周王室对地方进行控制,从而巩固周王朝统治,故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排除A项;分封制下诸侯相对独立,并未受周王室直接控制,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分封制下等级制度森严,排除D项。2.墓祭是我国传统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材料中的习俗A.起源于西周初期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观念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清明节祭祖习俗的存在正是深受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宗法制起源于夏朝,经过商朝的完善,到西周时已经相当完备,排除A项;受宗法制的影响,清明节祭祖的做法流转于中国各地,而不仅仅限于中国北方地区,排除B项;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在中国广泛存在,是宗法制影响的结果,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3.以下关于古代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平定岭南并置郡,标志着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B.秦朝在“西南夷”地区,开辟“直道”,并设郡管理C.唐朝的道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D.元朝宣政院是加强对西藏、新疆、青海地区管辖的中央官署2【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灭六国后,秦军又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经过激战,终于平定了岭南。秦朝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故答案为A项。秦朝在西南夷开辟的是“五尺道”,不是“直道”,直道位于云阳与九原之间,排除B项;唐朝设置道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道是监察区,不是正式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排除C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不包括新疆,排除D项。4.“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A.削弱相权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可知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相权的信息,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权至高无上,而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错误。5.公元前200年,由诸王共同管辖的土地超过15个郡守管辖的面积:大约到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天汉元年),作为郡管辖的土地远远超过作为国管辖的土地。据此可知A.汉代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B.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C.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D.国家统一和发展得到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刘姓诸侯国产生,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以削弱诸侯国,王国势力范围大大缩小,有利于削弱地方分裂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汉代疆域扩大,排除A项;题干实质反映地方王国遭到削弱,并未强调地方与王朝的矛盾,排除B项;题干现象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排除3C项。6.宋朝时期曾颁布诏令,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这些诏令()A.推进科举的公平化B.有利于皇权的加强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可以看出宋太祖改革科举制的目的是防止选官结党营私,从本质上体现皇权加强。故答案为B项。AC项,推进科举的公平化、制度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题干体现的是进行科举制改革,及第的举人不能“拜知贡举官”,与打击贵族特权利益无关,排除。7.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4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直接统领六部【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明太祖”“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可以看出,明太祖的劳累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减轻皇帝繁杂的事务设殿阁大学士以协助皇帝,故A项正确;B项是清朝时发生的,排除;内阁是明成祖建立的,故C项排除;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导致皇帝比较劳累,故D项错误。9.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瀕临灭亡的边缘”。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B.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传教C.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D.允许列强派兵保护使馆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被列强划为“使馆界”,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故D项正确;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的签订,排除A项;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传教为1859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内容,排除B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为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排除C项。10.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C.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5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说明当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漠不关心,国人民族意识淡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没落,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当时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是材料内容体现的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材料反映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国人民族意识淡薄的问题,没有体现民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问题,故D选项错误。1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描述:“两支舰队于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上相遇。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A.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B.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C.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次海战是甲午战争过程中的黄海海战,此次战役后,日军控制力制海权,选项A正确;选项B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后果,排除;选项C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后果,此时战争尚未结束,因此选项C排除;选项D是《辛丑条约》签订的结果,排除。12.义和团散布揭帖宣传,“(中国的)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不信圣人之教,亵读天神,其罪攫发难数。”“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这说明义和团A.盲目排外B.斗争方式单一C.崇信儒学D.缺乏科学革命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混乱扰攘均由洋鬼子招来,彼等在各地传邪教、立电杆、造铁路”“今天不下雨,乃因洋鬼子捣乱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把矛头指向了外国侵略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爱国主义,但不能够提出符合自身的科学革命理论,故D选项正确;根据6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在“扶清灭洋”口号下反对一切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但这不是材料内容体现本质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式,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的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革命理论,崇信儒学不是材料主旨,故C选项错误。13.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此次战役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日军屠杀南京军民三十余万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说明是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党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坚持抗战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灭亡中国的野心,故B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错误;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是1938年10月,故C项错误;南京大屠杀是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不符合“此次战役”的特点,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联系所学淞沪会战的史实分析解答。14.辛亥革命后,川军因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然而,从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开始,川军40万人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种支援人员共计350万人,伤亡64万人之多,居全国之首,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有力地证明了A.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B.四川为抗战付出了惨重代价C.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D.川军已成为各战场抗战主力【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抗日战争。抗战爆发使“最糟糕的军队”转变为积极出川抗战、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反映出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故C项正确;四川军民出川抗战,四川不是抗战主战场,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意识,而非对川军的同情,B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川军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不能说明川军是各战场主力,故D错误。715.1853年前后,马克思将太平天国运动看作是国际政治运动的一部分,称之为“强大的革命”,而到了1862年,他又认为“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在于A.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带给马克思反思B.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的破坏远大于建设C.马克思倾向于中国政府的立场思考问题D.马克思的认识也存在西方中心论的偏见【答案】B【解析】【详解】马克思指出“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太平天国是为了改朝换代满足领导者的私欲,长时间的战争对于国家和老百姓来讲就是灾难,是一场客观的破坏,故B正确;1862年太平天
本文标题: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1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