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1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含义。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运动变化就是发展。(×)2.新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3.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4.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量变必然引起质变。(×)7.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1.3.0版“高铁动力”—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功通过国家铁道检测试验中心的地面试验考核,这标志着我国继德、日、法等国之后,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④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22.在井冈山斗争特定的条件下,毛泽东根据井冈山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群众条件等,制定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践,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又增添了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内容。这一变化体现()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任何真理都是错误的因素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正确的认识都会成为谬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3.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C.坚持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答案C4.在佛教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浴火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凤凰涅槃这一传说()①说明唯心主义哲学是一株美丽的无实花②体现了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或多或少借鉴意义③说明形而上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④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5.2018年3月28日,英国巴斯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葡萄糖的“分子临界点”,一旦葡萄糖含量超过临界数值,炎症反应与胰岛调节相关的关键酶类就会遭到破坏,引发老年痴呆病。这一发明说明()①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决定了认识无限性②发现未知世界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质变④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6.人工智能从1956年提出,经历了跌宕起伏“三起三落”的60多年。随着硬件、软件、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工智能开始呈井喷式发展,在多项指标上开始超越人脑。这说明()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出新的事物②联系具有多样性,外部条件制约着事物发展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认识和发现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点一发展的实质和趋势31.发展(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重难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从新事物自身看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新旧事物的对比看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从社会历史领域看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总结(原理)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方法论①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提醒]关于新旧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1)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复辟的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2)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角度来说的,不是说新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就具有强大的力量。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旧事物往往更强大。(3)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内容是事物的根本,看待事物的性质必须抓住它的内容。事实上,新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新,旧事物在形式上未必就旧,旧事物常以新形式出现。3.区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4的甚至是倒退的,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有曲折、有起伏。(3)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考向发展的普遍性(2018·江苏卷·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③对: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因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和梓心怀敬意,“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对:以柳宗元的诗引出桑梓的来源,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全国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较少,主要是综合考查发展的知识。从地方卷看,命题人主要利用考生对发展的实质及发展趋势的错误理解,通过“偷换概念”和“以偏概全”的形式设置误点,迷惑考生。[易错练]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荀况的这句话()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肯定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C.肯定了静止的相对性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D[荀况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是一种循环,这就肯定了静止是绝对的,而否定事物的发展。][提醒]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C[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而运动与变化可能有两种趋势,故选C。]5[提醒]运动引起变化,变化包括前进的、上升的,也包括倒退的、下降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模拟练]3.(2019·湖南郴州检测)鲁迅在《集外集·说鈤》中说:“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长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表明()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没有什么区别C.吐故纳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相统一的过程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有区别的,故B项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矛盾运动,故C项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D项表述不科学。“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长生不已”体现了A。]4.(2019·河南洛阳模拟)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漫画反映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①④体现了这一点。②③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漫画主旨不符。]考点二发展的状态1.认识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重难点量变质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根本的、显著的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联系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6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提醒](1)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两状态,量变加剧质变起;超过范围和限度,质量互变不停息。适度原则要牢记,促进飞跃不失机;平时注意量积累,防微杜渐别姑息。(2)有发展一定有质变,有质变不一定有发展。质变有两种方向,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2.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7)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考向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1.(2018·全国卷Ⅱ·20)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②正确: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飞跃式发展,必须要经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渐进式发展过程。④正确: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仅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等,所以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①错误:这一说法夸大了人的意志和意愿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错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当材料中出现事物发展中遇到困难、挫折,同时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途时,才能用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理论。否则,不能用。考向二量变与质变2.(2015·全国卷Ⅱ·21)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7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
本文标题: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