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执行重在到位》行动手册
《执行重在到位》行动手册吴甘霖邓小兰著执行问题的深层解读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提供十大方面三大程序帮助您把执行力真正落实到位一、执行到位于本手册的价值执行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单位效益和个人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政策落实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大问题。这是一本主要针对中国人在执行上的最大毛病,并在操作层面大大提升执行力的行动手册。200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从国外引进了《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拉开了中国新时期重视执行力的序幕。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由吴甘霖、邓小兰所著的《执行重在到位》一书,一下抓住了中国人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到位”。本书认为:中国许多单位不是不注重执行力,而是普遍存在“职场浮躁病”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作打折扣的现象,导致了执行不到位这一严重问题长久存在,并带来了战略走偏、效率低下、恶性事故频发等问多种题。因此,本书明确提出一系列具有震撼性的理念:“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100-1=0”、“做好了,才叫做了”,等等。随着《执行重在到位》一书的火爆销售,这些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在不少地方成为良好单位文化或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执行重在到位》(黄金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行动手册”这一方式,为广大读者总结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法,已进一步提升“如何执行到位”的操作性。本手册从“如何培养执行到位的十大行为”和“如何将到位落实到执行的三大程序”两个方面,将“到位”落实到每个细节、每个环节当中去,并因此改善有关管理和工作,产生超乎想象的巨大效益。二、如何培养执行到位的十大行为(一)从“差不多”到“零缺陷”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差不多”的表现:—不管做任何事情,满足“过得去”就行。—总想图省事,该检查的不检查,不能省略的却总是省略。—不注重细节,觉得有点小差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是浮躁完事,从没养成检查的习惯。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工作没有标准,就算做了,也打不到要求,等于白做。—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最终却没有做成。—忽略了细节,结果却带来大麻烦,甚至引起了大灾难。—形成恶性循环:这次不到位,下次还是不到位;下次改不了,在下次仍然改不了。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从“差不多”到“零缺陷”:—永远警惕“100-1=0”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排除任何隐患。—制定最严格的的工作标准。—少用形容词,多用数量词。—一丝不苟,将细节做到完美。—培养一步到位的精神,不给自己“慢慢来”和返工机会。—检查、检查、再检查,不接受任何错误,也不放过任何错误。(二)从“事事被动”到“处处主动”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事事被动”的表现:—工作职责范围的事,如果没人要求,就不会去做。—职责范围外的事,就算有人要求,也会想办法推脱。—遇到问题,自己不懂脑筋,总是先去问领导“该怎么解决”。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什么后果:—什么事情交给你,结果都会打折扣。—形成“退一步,才走一步”的不好印象,难以得到重视。—自己没有成长,团队中的人也不愿意和你合作。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事事被动”到“处处主动”:—牢记“执行力=自觉力×(思考力+落实力)”的公式。—对照岗位要求找差距:我的岗位要求是什么;哪些我做到了,哪些还存在差距;针对这些差距,我该如何提升,才能让自己的能力完全达到岗位的要求。—对照标准找不足:事情的标准是什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还有那些不足;怎样做才能弥补这些不足。—对照期望找改进:领导、同事和客户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该如何努力改进;能不能做得更好,超出他们的期望。—对照问题找方法:出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及时要向领导请示,也至少要带上2~3套解决方案供领导选择决定。(三)从“只想推诿”到“总能承担”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有没有这些“只想推诿”的表现:—事情没做好,任务没完成,总要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辩解:有各种客观原因存在、别人不配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等等—及时发现了问题,也不敢管、不愿管,总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是难事、麻烦事,能躲就躲,能让别人做就绝不自己挑担子。—总想怎么让别人多做一点、自己少做一点。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效率低下,难出业绩和成果。—成长太慢,素养和能力难有大的长进。—越来越失去领导的信任,机会越来越少。—矛盾激化,越来越失去同事的肯定和支持。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只想推诿”到“总能承担”:—牢记“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别找借口,你起码领导者你自己。如“路上塞车”是客观原因,我们管不了交通状况,但起码可以管好自己的时间:提前出门。—出现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越是难事,麻烦事,越要努力担当。—培养单位意识和团队精神,勇于为人“补位”和承担责任。(四)从“做了就行”到“做好才够”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做了就行”的表现:—交代我做的事情,我都会去做,但做之前我不会想,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很多事情,只是开了个头或半途而废,常常没有结果。—事情是做了,却不制定和遵守最佳标准,只要领导能通过就行。—只管完成任务,不管其他人的心理感受。—只考虑到完成任务的一方面,却不重视其他重要的方面。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做了,但没有结果,等于没做,甚至不如不做。—做了,但没有抓紧,让“煮熟的鸭子飞了”,机会白白溜走。—做了,但和原来想要达到的效果有很大差距。—做了,但贡献不大。—做了,但人际关系总是紧张。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做到就行”到“做好才够”:—把“做好了,才叫做了”作为工作标准。—以“结果思维”导航:不是做事,而是“把事做成”。—做事之前想清楚:怎么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以“三按”原则完成任务:按时、按质、按量。—不要满足自己说好,要重视“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不要“完成就可”,而要“方方面面圆满”。(五)从“条件导向”到“目标导向”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条件导向”的表现:—给我多少资源,我就做多少事。—除非所有条件都具备,否则我根本不可能做到。—做成这样不能怪我,只能怪单位的实力和条件太有限。—我就这点水平,不可能实现那么大的目标。—时间这么紧,任务那么重,神仙也完成不了。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去做,常常等于根本就做不了这件事。—越讲条件,就好觉得事情越难办,能做好的也做不好,可以做成的也做不成。—凡事都先讲条件,而不是先想办法,就等于纵容了自己偷懒、不思考的惰性。—潜能难以开发,本领难以提高。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条件导向”到“目标导向”:—将目标明确,并在内心将它强化到“非实现不可”的程度。—分析哪些条件不足,从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着手解决这些不足的地方,为实现目标扫清障碍。—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随意更改目标,直到目标实现。—做事永远不要“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六)从知难而退到迎难而上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知难而退的表现:—经常把类似“我可达不到”、“我可解决不了”、“我可完不成”的话挂在嘴边。—遇到困难,第一个念头总是“还是放弃吧”、“不做算了”。—有挑战,就想:要做到太难了,需要付出太多,我宁可不要什么成绩,也要让自己轻松点、少点压力。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战胜不了心中的畏难情绪,就永远不可能创造业绩的高峰。—如果人人拈轻怕重,团队不可能有战斗力,单位也不会有发展。—困难就是机会,如果畏难,就算有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也只能白白浪费。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知难而退到迎难而上:—第一步:正视自己的畏难情绪:我并不是做不到,只是想继续保持以前的舒适安逸、不想承担责任—我不能让这样的念头主宰我!—第二步:想清楚事情到底难在哪里。—第三步:分析哪些困难自己可以解决、哪些困难想办法就可以解决、哪些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第四步:针对分析的结果,逐个去解决。—第五步:最想放弃时,告诉自己最不能放弃,咬牙再坚持一次,直到目标实现。(七)从“凭情绪办事”到“按要求办事”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凭情绪办事”的表现:—因为事情很烦琐或者有难度,就抱怨、发脾气,不想做。—因为对方很挑剔,要求苛刻,于是从内心反感他(她),总想躲避,就算有拿不准的事,也不愿和他(她)沟通,宁可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再说。—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当领导叮嘱和过问时,不仅不能及时去解决,反到有不耐烦和抵触的情绪。—因为心情不好,所以没心思工作,赶紧混完一天下班走人。—因为不是自己擅长或兴趣所在,就算有需要,也不愿下工夫学,更别说钻透了。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造成工作的延误,该处理的没处理,该完成的没完成,—该沟通的没有沟通,就会造成对任务理解的偏差,执行出来,往往就不是对方想要的结果,反而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甚至重新做过。—带着情绪工作,做任何事情,都必然会降低标准和要求。—不学习,不钻研,什么都做不好、吃不透,干得再久也是老样子。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凭情绪办事”到“按要求办事”:—经常对自己说:“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只要一做到办公桌前或到其他的工作场合,就立即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到“工作的频道”。—当产生厌恶情绪时,立即告诉自己:最多只允许烦恼3分钟,并且看着表,3分钟一到,立即切断这种情绪。—即使再讨厌对方,该做的也必须去做,甚至还面带微笑去做,最终你会发现笑容会调整心情。—不是心情做主,而是工作标准和要求做主。如果工作要求你今天必须打50个电话,那一切按要求走,一个也不能少。(八)从“想当然”到“再三核实”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想当然”的表现:—自认为执行得力,做完后却发现结果不是领导要的。—过于依赖承诺:既然别人答应了,肯定就会做到。—误认为过去的经验现在还管用:以前都这样,这次肯定也没问题。—过于相信自己的猜测和判断:他肯定就是这个意思。—只考虑计划,不考虑变化:一切都按原计划走。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错误理解任务,做事吃力不讨好。—与人产生误会,矛盾重重。—承诺别人却不兑现,导致误事。—认为没问题的地方,偏偏出了大问题。—计划赶不上变化,好想法总是落空。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从“想当然”到“再三核实”:—多想三个“万一”: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万一别人不是这个意思,怎么办?万一别人理解错了我的想法和意思,怎么办?—把握三个“再做”:拿不准的事情,问清楚后再做。第一次做的事情,向别人请教过经验和办法后再做。改变原来的计划和方案,请示领导并获得同意后再做。—牢记三个“确认”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和本人确认。有歧义、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一定要确认。有常识、以往经验不符的地方,一定要确认。(九)从“埋头苦干”到“抬头巧干”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埋头苦干”的表现:—明明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不理想。—在做事的过程中,就算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会去问,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讲话和做事杂乱无章。—总是觉得自己过去的老方法用得顺手,对于新方法,就算再好,也不愿意尝试,甚至很难把它变成一种工作习惯。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浪费单位的资源。—付出多,得到少,很不合算。—身心疲惫,甚至容易积劳成疾。—做事总在低效率重复,进步太慢。3、行动一下,怎么才能做到“埋头苦干”到“抬头巧干”:—自觉将自己的工作与单位战略挂钩,挂钩越紧密,越有发展前途。—先找榜样或拜师学习,少走弯路。—解决问题,起码要想出3种以上的方法,并总在思考最佳方案。—讲话学会精炼,做事学抓要点,避免繁杂。—经常尝试以新思路和新方法解决问题。—善于“借势”并借用团队力量。(十)从“到顶了”到“还不够”1、对照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这些“到顶了”的表现:—“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不可能做得更好了!”—“我可是这方面的权威和专家,我做出来的肯定是最好的!”—“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已经很满足了!”2、想象一下,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看不到
本文标题:《执行重在到位》行动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