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周练过关(四)一、单项选择题1.2018年10月23日12时34分,台湾东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台北、宜兰地区都有震感。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①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就具体存在方式来说,物质是静止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②说反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④表述错误。2.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C.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答案A解析B表述太绝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不是哲学观点。D观点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可以捉摸的,可以认识。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指的是()A.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的具体形态C.物质的唯一特性D.事物的发展秩序答案C解析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答案为C。4.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这表明()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2③人的思维能够认识客观世界④反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抓住”反物质原子,从反面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同时也说明人的思维能够认识客观世界,①③正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错误。反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5.2018年,是达尔文诞辰209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学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达尔文的物种进化学说符合唯物论的基本观点,①③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符合题意,故应选A。②说法错误;④不是达尔文的观点。6.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①改造自然应当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②改造自然必须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④要绝对服从自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警示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①②正确;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选A。7.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③必须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3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②错误;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故④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必须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故①③符合题意。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C解析“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符合题意;A、B、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9.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答案A解析题干中荀子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而B中“由天的意志来决定”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错误;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故C错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故D错误。10.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提出过许多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①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③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④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4解析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做到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①说明人要尊重自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排除;③说明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说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故①④正确。11.如图漫画“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启示我们()①成功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个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客观前提③重视外部联系是取得成功的关键④尊重规律、利用条件才能获得成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漫画“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表明成功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利用条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功,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个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而不是客观前提,②说法错误;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成功的关键,③说法错误。12.《孟子》一书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C.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答案C解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改造世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C符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二、简析题13.国务院新闻办于2018年8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丛亮介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丛亮指出,下半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5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角度,说明材料中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的道理。答案(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工作,要把握好“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健康。(2)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根据世界形势和我国国情的变化发展,经济社会具体工作要有所突破、发展。(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做到“稳”与“进”的有机统一。14.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贵州黔南州贵定县考查生态建设保护情况时强调,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国家和各级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不断健全,补偿规模还要加大。总的来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1)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处理好生态建设和林业效益相结合、天然林保护与农民生活的关系问题?(2)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答案(1)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追求林业效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追求林业效益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否则要受到规律的惩罚。(2)①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和生态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周练过关(四)新人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