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一、选择题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引进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才会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故选A。2.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遣唐使起了重要作用,其在当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遣唐使归国后,将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带回日本,深为日本所仰慕,改革派形成后,发动政变,建立新政权,实行大化改新,故选B。3.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阅历史文献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专家学者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查阅历史文献和参观唐招提寺属于第一手资料,具有可行性;咨询专家学者属于第二手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事片《鉴真东渡》进行了艺术加工,不适合用来研究历史。故选D项。4.下列关于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B.大和国于3世纪兴起C.大和统一后的日本国家体制不完备D.大和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解析:选D。当时,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氏族联盟的首领,并没有绝对的权威。-2-5.大化改新的背景不包括()A.国家体制日趋完备B.皇权专制受到威胁C.政局动荡不安D.改革派组建了新政权解析:选A。大化改新前,豪族势力或杀死天皇或反抗中央,导致政局动荡。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豪族势力,建立了新政权后,进行了改革。而国家体制日趋完备是改革后出现的结果。因此A项符合题意。6.仔细观察右图,它最能说明的是()A.日本社会政局动荡B.农民与豪族矛盾尖锐C.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D.为改革扫清了道路解析:选D。改革派发动政变,斩杀豪族,组成新政权,为大化改新扫清了道路。7.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实行公地公民制度B.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C.中央设立了大藏省和太政官为最高行政机关D.实行班田收授法,征收租庸调解析:选C。大化改新确立的日本中央行政机关是太政官和神祇官。8.大化改新以后,掌握中央行政大权的是()A.神祇官B.太政官C.国司D.中务省解析:选B。大化改新以后,日本掌握中央行政大权的是太政官。9.日本的二官八省制主要学习了唐朝的()A.三省六部制B.均田制C.租庸调制D.郡县制解析:选A。二官八省制是仿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0.大化改新期间神化皇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皇室的政治地位B.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C.便于推行改革的各项措施D.为对外扩张寻找历史依据解析:选B。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神化天皇的主要目的是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以巩固-3-天皇统治。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比较,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体制与唐朝政治体制的共同点。(2)从材料二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日本的二官八省制找出共同点,可结合所学分析。(2)分析图可知,日本的服装、钱币、文字均与唐朝有相似之处,说明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答案(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日本的二官八省体制都体现了分工合作、互相牵制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出日本大化改新后服装、钱币、文字与唐朝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日本大量吸收唐朝的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4-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主要原因。解析公元645年6月的成功政变,皇室夺取政权,为改革提供前提条件;从改革措施看,“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学习借鉴隋唐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改革内容涉及土地赋税制度、官僚体制以及军事管理,采取了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答案原因:①改革前,改革派发动政变,实现了政权的转移;②结合本国国情学习借鉴隋唐先进政治经济制度或文化;③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④采取全面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不断修改、完善,逐步推进,贯彻落实。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时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4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