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14讲现代文明的拓展——二战后的世界1.命题点: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尝试解题]________B[由材料“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了政府不同的对待政策,故B项正确。]2.命题点: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2-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尝试解题]________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3.命题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2016·全国卷Ⅰ)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尝试解题]________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故而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排除C项;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排除D项。]4.命题点:二战后“冷战”政策对苏联的影响(2017·全国卷Ⅰ)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尝试解题]________D[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3-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这幅漫画出自苏联时期而不是苏俄时期,故A项错误;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不能反映出“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所在,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5.命题点: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2016·全国卷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尝试解题]________D[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转换思维社会现实:美国政府拒绝向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救济的深层原因是“有人指控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第2题材料直观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强调能力考查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第3题历史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知识联系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客观作用第4题形式活泼以漫画作为命题载体,信息含量丰富,阅读时一是要注意从文字中挖掘显性信息,二是要从人物形象和携带物品中挖掘隐性信息第5题材料新颖以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巧妙关联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4-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阶段特征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制确立,两极格局形成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抗;世界形势转向冷战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加强二、战后初期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措施金融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工业科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政治格局逐步确立起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国际事务着手策划成立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被美国控制,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三、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增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5-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1.(2019·乌鲁木齐一模)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C[根据材料“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北约的建立,故选C项。]2.(2019·长春三模)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C[“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说明很多矛盾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故选C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不能说明世界没有战争,排除A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能说明和平成为可能,但不能完全否定修昔底德陷阱,排除B项;“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是一种现状,不能证明战争永远不会发生,排除D项。]3.图一、图二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B.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C.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6-D.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A[“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均把第三方视为敌人的同盟来对付自己,显得疑心重重,故选A项;两幅漫画中,没有特别指出中国与西欧的特殊性,排除B项;“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均是讽刺双方怀疑第三国,没有涉及国家的利益,排除C项;漫画表达了对两个大国的讽刺,排除D项。]4.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D[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霸权地位衰落,在美苏争霸中,苏联的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美国的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故选D项。]抓关键词定时空快解题显性时空两极格局(1945—1991年),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至今)隐性时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冷战”、北约、华约、欧共体、不结盟运动、苏联解体、“一超多强”1.命题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19·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尝试解题]________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2.命题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2018·全国卷Ⅱ)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7-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尝试解题]________B[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北部原本落后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故答案为B项。]3.命题点: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计划(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尝试解题]________A[根据材料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题干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C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七年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根据材料不能判断出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D项错误。]4.命题点: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尝试解题]________A[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从材料信息看出,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政府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第3篇 世界史 第14讲 现代文明的拓展——二战后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4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