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1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分数:100分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1-28题,共5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29-31题,共44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1.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会盟,调停两国间战争,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之。这一活动A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B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C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D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2.下面是关于秦朝法律的历史记述。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徭律》的规定只是故作仁慈,并不执行B有关《徭律》的表述属实与否需补充史证C《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D《史记》和《徭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3.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的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变化反映了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C“重文轻武”成正统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4.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5.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A天人感应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C三教合一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6.北宋统一后,首都汴京是南北饮食技术的交流中心,南宋时汴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等地。宋朝人普遍喜欢饮酒和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由此推知,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B经济重心完成转移C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D商业市镇经济繁荣7.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A人物画B风俗画C文人画D宫廷画8.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农领种甘薯谕》:“陕西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A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B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C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D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9.1755年,西方殖民者驾船闯入宁波、定海和天津。1757年,清政府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之海关贸易,“洋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交易”,而东南亚商船则不受影响,中国的海船亦不受地点限制。这说明当时A清政府重视国家安全B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C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D中国加强与东南亚联系10.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其人数由1854年的50人发展到1900年的20000人左右。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小农经济瓦解,市场扩大B两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C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D中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频繁11.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2.北洋水师战败后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道:“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从信中内容可知牛昶昞A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B对北洋舰队有深厚情感C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13.1921年5月4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征引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由此可见,胡适A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B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C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D希望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历史记述出处(陈涉等人)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服役)失期,法(指《秦律》)皆斩《史记.陈涉世家》御中发征(役)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不能动工),除兴(免除本次征发)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214.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规定,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主要是为了提高边区的参选率C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D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15.20世纪50年代,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动员和策划内地赴港流亡知识分子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和策划内地赴港流亡知识分子创作大量文学作品,主题主要是华人青年丧失革命信仰、“流亡者”逃离内地投奔“自由世界”这两类,如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这种现象说明A中美意识形态对立扩展至文化领域B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一边倒”政策加剧美国对华敌视D思想文化宣传成为冷战的主要手段16.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商业40条》和《手工业35条》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A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C调整了相关领域的生产关系D奠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17.1978—1980年间,我国外事活动频繁,其中国家经委代表团和工商管理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问题,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五人前往考察匈牙利经济体制;1980年国家经委代表团又访问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上述活动A有利于更新对现代化的认识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C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D表明外交重点转向西方国家18.在古代雅典,曾立法禁止奴隶主杀害奴隶。奴隶主不能随意卖掉奴隶,在奴隶年老之后还得赡养他们。在城市的多数行业中,奴隶可以取得与自由人一样的薪水,甚至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制度趋于完善B人文精神受到重视C公民群体日益壮大D商品经济快速发展19.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B体现了公平原则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D混淆了法律责任20.姜守明教授认为,“透过复古风格意识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实质上是思想意识领域的一场革命,其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而宗教改革其实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其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致力于复古B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C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的局限性21.1624年,英国通过专利立法。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后的占2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由此可以推知A工业革命开展促进专利立法B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C民主政治确立推动技术进步D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22.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A极权统治得到了拥护B民主化进程的曲折C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D代议制被彻底破坏23.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承诺:“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些举措A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B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C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D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24.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25.这种文学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在语言形式上,它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它不注重塑造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该风格的是26.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27.本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C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328.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017年金砖会议亚太经合“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2015年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8年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期。就整体关税来说,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在此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关税政策。受欧洲贸易自由化影响,1848—1860年,美国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通过新关税方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进一步提高到了49%,即使到了1913年,美国进口品的平均关税仍旧高达32%。1930年,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3%。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1875年和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制成品关税水平(%)1875年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平均值9.3215.09美国42.340.8——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1933》材料二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为“决胜于商战”,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4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