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2.解释与论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预测与选择:投身实践。4.辨析与评价: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各项改革措施。2.科学精神:理解实践的含义,区分实践的各个特征,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3.法治意识:在实践中树立和提升法治观念。4.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内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特性①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人、客观事物都具有物质性。②直接现实性活动:即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2)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判一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提示:错误。实践的确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是,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这一活动不是没有目的,而是说意识或目的是错误的。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判一判]投身实践和学习书本是人类认识的两个来源。()提示: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投身实践和学习书本是人类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这两个途径所得认识的根源都是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想一想]人类通过卫星更清晰地认识太空,这体现出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提示:体现实践提供更完备的工具推动认识发展的。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想一想]我们能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检验地方决策的正误?提示:不能。检验决策正误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创设情景]材料一菜农根据本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定种菜品种,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律调整种菜数量。材料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独自制造独木舟、独自种植生存需要的粮食。[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一中的菜农的做法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请说明理-3-由。提示:材料一中的菜农的做法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种菜实践中的各个基本要素是客观的;同时,种菜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到价值规律等客观因素的制约。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材料二中的鲁滨逊的独自行为是否违背了实践的社会性?为什么?提示:鲁滨逊的独自行为没有违背实践的社会性。鲁滨逊的行为表现上是一个人进行的,实质上它受到他过去社会关系中因素的影响,不是纯粹的个人的活动,它也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探究总结]1.理解实践的概念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4)并非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分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是非认识性的活动,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2.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并不是说盲目地实践活动不存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并不否定单个人实践活动的存在。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具有自主能动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维建模]审设问作为体现说明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题干的信息指向。审材料技术所限而只能探测到海洋的一方水域体现出实践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借助高技术设备而能揭开深海世界的面纱体现出实践工具对认识的推动作用。审选项题干没有体现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也没有体现实践的能动性,③④不选。①②观点正确,入选。定答案A-4-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④说法错误;材料中人们对人与河流的关系的认识过程表明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①符合题意;不同时期人们对人与河流的关系的认识表明由于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③符合题意;故选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创设情景]材料一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材料二当前,为了更好地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设计出了本行业的规划路线图,以推动本行业的更好发展。[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提示: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2.(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有人说,人类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应用于实践。你认可这观点吗?提示:不认可。人类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要应用于实践,指向的-5-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探究总结]1.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1)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无论是自己亲自获得的认识,还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都来自实践。(2)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学习他人所知获得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方面的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旨在强调认识作为一种反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进行并获得的结果;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说明实践为认识发展提出要求并提供可能性,包括人认识能力和认识工具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表明实践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为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提供唯一的判别尺度;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思维建模]审设问作为体现类选择题,需要把握材料的信息指向。审材料地图服务行业的现实迫切需要对法律加以修订,体现出实践需要对认识的推动作用,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审选项A项强调客观物质对实践的影响,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观念变为现实,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但偏离题意;B项正确反映题意。定答案B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D[某实验团队通过研究而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表明思维和存在-6-具有同一性,②正确;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①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认识规律,③说法太绝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实践受到客观历史条件、周围条件的影响;②用于分析实践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等)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类通过科学实验获得成果;②用于分析人类在生活与生产中形成认识等)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认识工具推动认识发展;②用于分析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发展等)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某种理论在实践运动中被证明是正确的;②用于分析将某项决策进行试点等)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示例:用于分析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理论研究等)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应用示例:用于分析人们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加强实验等)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一座大桥,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三座城市有着不同故事和发展境界,同样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发展,三座城市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珠三角整体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难题。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港珠澳大桥来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充分考虑了台风、航运、海事安全、环保、景观、航运管制等诸多难题。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大桥每一个节点的进展、每一次攻关、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可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工匠精神。而在港珠澳大桥工程正式开工之前,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等准备工作。2004年开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在两岸三地开展密集调研,以形成工程-7-的可行性报告。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的进程和质量。信息提取知识对接珠三角当前发展的现实问题要求港珠澳大桥来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工程正式开工之前,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等准备工作实践具有能动性开展密集调研,以形成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施工方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港珠澳大桥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每一项工作都是由各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完成。这主要表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不同地区的合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等,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第6课 第1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