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33讲启蒙运动【考纲要求】1.启蒙运动的背景、过程、内容、影响。2.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基础落实】1.背景(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3)政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4)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2.核心“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否定一切外在权威。3.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时代。(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4.代表人物代表作观点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1)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2)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卢梭《社会契约论》(1)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2)“人非工具”(3)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5.影响(1)对欧洲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2(2)对世界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考点深化】1.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智者运动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2.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3.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2)从批判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壮大的反映。(3)从批判领域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典例剖析】3典例1.(2019·辽宁大连模拟)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C.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D.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答案】D【解析】通过“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与“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的对比可以发现,后者更具有人文色彩,故D项正确。归纳总结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典例2.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在宗教问题上,怀疑远不是不敬神的行为,而应当被看做好事情。因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且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产生的。”这表明,狄德罗()A.提倡自然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个人情感C.坚持理性主义精神D.彻底否定神学理论【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狄德罗认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而产生的,这说明其坚持理性思考,做出理性的判断,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然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理性思考而非表现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D项中的“彻底否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图示明史理性主义4典例3.(2019·山西太原调研)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答案】C【解析】由材料“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可知启蒙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故C项正确。[易混易错]启蒙与启蒙运动“启蒙”的法文本意是指“明亮、照耀”(引申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指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于黑暗之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历史上的启蒙运动,指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专制王权、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典例4.(2019·辽宁重点高中调研)法国大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认为:“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政治家罗伯斯庇尔认为:“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主张将自由原则应用到财产上。”这些主张()A.坚持自由平等的指导思想B.维护财产私有与自由原则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D.树立财富平等的革命目标【答案】C【解析】据材料“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自由与平等的理念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总结提升]启蒙运动用理性判断一切事物,批判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真题在线】51.(2019.4·浙江高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结合所学,打破等级森严的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统治,故选C项;三权分立仅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方式、手段,排除A项;君主立宪是实现近代民主的一种政体形式,排除B项;君主制是法国传统等级制度体现,排除D项。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答案】D【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C项。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A【解析】材料中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项正确;材料沙龙讨论社会问题,而非传承宫廷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18世纪前半期,法国仍然存在封建6王朝统治下,专制主义还未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沙龙聚会促进启蒙思想传播,没有反映出贵族与平民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4.(2017江苏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得出文艺复兴强调人性但未摆脱舍神学的羁绊,据材料一“18世7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得出启蒙运动强调科学和理性;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差异的原因是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方面,自然科学的发展。(2)据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得出科学的人文主义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据材料二“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得出尊重自然规律,据材料二“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得出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据材料二“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得出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科学的人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13.33 启蒙运动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