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五课文化创新[题组一基础小题]1.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寄黄几复》中写道:“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它蕴含的文化道理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答案B解析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其意思是折断三次胳膊,便会积累治病的经验,能够当好医生,意在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故蕴含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的文化生活道理,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两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而不是手段,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故选B。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捉妖记》里有共享的价值观、成熟的操作经验、诚意的创作态度。观众很挑剔,也很容易满足,前提是电影人对电影、对观众有足够的诚意。敬畏观众才能收获掌声,收获票房。这是《捉妖记》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丰收”的关键。这说明()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②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必须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敬畏观众才能收获掌声,收获票房,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故①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捉妖记》里有共享的价值观、成熟的创作经验、诚意的创作态度都体现创新,故③符合题意;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3.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实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艺作品,如小说《落日》,电影《飞越老人院》,以及电视剧《老爸的爱情》等。这说明()①文学即人学,文学创作要关注人民的需要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③要推动文化创新,走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目的-2-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关注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实,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艺作品,说明文化创新要关注人民需要,也要立足于社会实践,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这一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排除;材料也不是强调文化创新的目的,④排除。4.下图中的汉字作画,将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与中国画的意境结合起来,独特的美感跃然在纸上。汉字作画的成功在于()①遵循传统,全面复古②突出特色,营造妙境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全面复古”说法错误,不选;题干并不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④与题干无关,不选;②③符合题意,入选。5.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中,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60年来,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初心始终不改,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走过了艰苦年代,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这说明()①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②文艺创作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④自强不息是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旗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乌兰牧骑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①正确;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也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说明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③正确;文艺创作未必都能推动社会发展,且材料未体现文艺的作用,②排除;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④错误。6.当前我国有一部分人,没有悟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甚至干脆下结论:传统文化在当下不适用,该修改或淘汰。于是乎,开口洋腔,满腔西方,忘-3-记了自己的祖宗是谁,叛逆自己的民族属性,漠视自己的传承责任。这启示我们要()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②反对“封闭主义”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④反对“守旧主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开口洋腔、满腔西方,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谁,叛逆自己的民族属性,漠视自己的传承责任”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体现,故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题组二高考小题]7.(2018·江苏高考)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案C解析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但材料信息与创作主体无关,A不选;题干材料未涉及社会实践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烽火连天的时代”属于社会实践,“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属于文化创新,C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的繁荣,D不符合题意。8.(2018·海南高考)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是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①错误;“坚持不忘本来”是强调要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这样才能推进文化创新,②说法正确;“吸收外来”是强调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③说法正确;文化创新不仅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9.(2018·浙江高考)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4-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①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②符合题意;为了创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符合题意,③错误;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0.(2017·全国卷Ⅱ)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②错误,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③错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11.(2017·江苏高考)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答案D解析D正确,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这并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A不符合题意,一些标志性建筑被照搬、模仿或抄袭,是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错误,山寨-5-景观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错误,照搬、模仿或抄袭的文化不是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12.(2017·江苏高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案B解析B正确,文化创作者只有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A、C、D排除,三种说法材料均未体现。13.(2016·全国卷Ⅰ)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故③说法错误。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故④说法错误。①②切题,答案选A。14.(2016·全国卷Ⅲ)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又推出电子版和网络版,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故①④正确。文化创造源于实践,②错误;题目并未涉及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15.(2016·海南高考)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6-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①错误;只有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创造出激荡人心的作品,②错误;习近平的讲话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符合题意,当选;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④符合题意,当选。故答案选D。16.(2015·山东高考)右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雷风侠”之所以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其具有雷锋精神的内核,传递正能量,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说明了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①符合题意;另一方面,“雷风侠”又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了创新设计,从而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本文标题:(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训练检测(含解析)(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7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