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0课西学东渐[学业达标]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新思想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其目的是抵御外国的侵略。故答案为B项。2.请看下图书影。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答案D解析图片为《海国图志》,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突出代表,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理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了抵御外侮,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向西方学习,冲击了传统“天朝上国”的理念,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以林、魏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潮流,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没有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3.鲁迅曾撰文评论某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可知,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这一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局限于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故B项正确。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故A项排除;维新派与革命派都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C、D两项排除。4.洋务派选派幼童出国深造,最希望他们()A.传播中华先进文化B.掌握西方先进技术C.探究西方民主政治D.熟悉西方文化答案B解析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选派幼童出国深造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即“师夷之长技以自强”,故B项正确。幼童出国深造是要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制度的是维新派,熟悉西方文化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排除C、D两项。5.郑观应曾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A.已经与传统儒家学说决裂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认为自强的关键是振兴工商业D.力主实行政治改革答案D解析郑观应认为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最终还要靠变革政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郑观应与中国传统文化决裂,也未反映其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排除A、B两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6.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答案C解析根据“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故C项-3-正确。7.康有为把西方的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儒家经书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认为社会历史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前进的。据此可知,他眼中的“升平世”是建立()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人民民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故选B项,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排除C项;无产阶级主张人民民主,排除D项。8.从下面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A.宗教文化B.科学技术C.社会理论D.文学艺术答案C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都涉及社会理论问题。故选C项。9.“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变法之本……在变科举……在变官制”可知,这是维新派的主张,维-4-新派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同时主张兴学校,变科举,故D项正确。抵抗派并不主张变法,开设新式学校,洋务派不主张变革科举制和政治制度,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也有科举制,故排除A、B、C三项。10.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是()A.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思想只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最终并未创立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排除;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正确;C、D两项属于辛亥革命的意义,故排除。[等级提升]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B.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C.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答案C解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他已经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但并不主张以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清王朝的君主专制,故选C项。12.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5-A.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答案D解析漫画中表明,在东方的大树上“嫁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大树的主干和土壤都是原先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这说明它是在坚持原有制度基础上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故D项正确。1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其本也。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这反映了郑观应的思想()A.发展到政治实践阶段B.打上了“中体西用”的烙印C.对西方宪政认识肤浅D.本质上属于儒家的民本思想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思想仅是提出了君主立宪的设想,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可知,郑观应对西方政体停留在一些表面的认识上,故C项正确;早期维新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范畴,故D项错误。14.梁启超称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蔡元培认为宋恕在封建制度儒学里边做文艺复兴运动,因此两者变法主张本质是一致的。这表明康宋二人()A.学习先进技术,富国强兵B.照搬西方文化,解放国人思想C.借助儒家思想,变法走资本主义道路D.批判传统礼教,推翻清朝统治答案C解析材料中康宋二人都是在儒学外衣下提出各自主张,“马丁·路德”“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方向,故C项正确。A项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照搬西方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推翻清朝统治,与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相悖,排除D项。1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使清王朝统治集团分化出一些试图在某些制度上“师夷”的维新人士,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也不堪封建顽固势力的打击,但这毕竟是改革层面上的飞跃。这一“分化”()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6-B.造成了清廷官员内部的分裂C.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D.促进了中国维新思想的产生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这毕竟是改革层面上的飞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使近代化由器物深入到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清廷官员内部的分裂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清廷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排除B项;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灭亡的是清廷的腐朽统治,排除C项;早期维新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已经产生,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成熟,排除D项。16.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1)根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作者的观点有何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特点: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原因: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2)进步: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意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3)作用: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救国)。-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材料一“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以及时间“1861年”得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得出天朝上国的观念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一“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得出初步了解西方,根据材料一“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得出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族危机加深,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西学的传播。第(2)问,根据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得出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意识,根据材料二“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得出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族意识导致出现实业救国思想,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7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