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单元测试卷(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时尚文化史(宋元明卷)》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珍贵图片,对宋元明时期的时尚文化现象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翔实阐释。这种细致梳理和翔实阐释可能包括()①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②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巨大③宋明理学对后世影响深远④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答案A解析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②③符合题意。①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④指的是秦的统一时期,均不符合题意。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②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强调的是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题目中,①③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故选B。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④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2-4.山东大鼓被称之为北方大鼓的鼻祖,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山东大鼓主要流传于山东省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20世纪后期以来,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现在仅有少数演员还能演出。材料表明()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传统文化日趋衰落,无法适应时代变迁③山东大鼓是山东文化的基本载体④必须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山东大鼓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350多年的历史,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①正确;20世纪后期以来,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④正确;传统文化并非都无法与时代变迁相适应,②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错误。5.“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人头壶,红陶材质,仰韶文化,制作于6000至6500年前……”这就是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人头壶——最初的凝望》。这部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讲述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交流,让文物“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5分钟、微记录”的表达形式顺应了短平快视频时代的潮流,迅速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该纪录片()A.借助大众传媒来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B.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能增强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C.诉说了原始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使文物成为文化创新的动力D.以短小精悍、有内涵的方式讲述国宝,是中华文化四海传播的见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人头壶——最初的凝望》的推出,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B正确;央视推出纪录片,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途径,A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排除;题中强调“中国观众共鸣”,未涉及“四海传播”,D排除。6.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创作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大型演出,譬如云南的《云南印象》、广西的《刘三姐印象》、陕西的《长恨歌》、浙江的《宋城千古情》、四川的《藏迷》、山西的《又见平遥》、黑龙江的《冰秀》、内蒙古的《千古马颂》。这些演出()①反映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程度②能反映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3-解析我国不少地方都创作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大型演出,这些演出能反映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③正确;这些演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但不能反映中华民族文明的程度,①判断错误;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而非这些演出,④表述错误。正确答案选C。7.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特点。“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①符合题意;冀北的刚性美和江南的柔性美说明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③符合题意;②缩小了文化价值的外延;④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8.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由此可知()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②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④古代优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揭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这折射出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揭示的是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排除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观点错误。9.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答案B解析A项错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民族文化。C、D两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B项入选。10.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①实现了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③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国家宝藏》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节目制作组选用了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小剧场等新颖的形式来展示博物馆里所珍藏的各种国宝的前世今生,不断挖掘国宝背后的故事,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①④正确;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基本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错误;③是该节目成功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结果),而非原因,排除。11.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体现了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也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④正确;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①排除;材料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没有体现吸收外来有益成果,③排除。12.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应和着民族和时代的情感需要,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①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情趣②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国花鸟画永久不衰,在于其独特性和丰厚的内容,不断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④正确;中国花鸟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不是改变,①排除;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③排除。13.幽兰生八闽,清香飘四海。金砖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南音随想》节目让观众在缓缓流淌的南音中深深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至今已有1000余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①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②以其民族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③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④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明程度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包容性。“南音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这说明南音在博采众长中永葆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①正确;“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至今已有1000余年”说明南音以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③正确;材料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即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不是强调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②排除;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南音不是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④排除。14.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明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这表明()①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③文化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④正确;材料未体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排除;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不是文化趋同,③错误。15.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锻造出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拼搏进取、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撑。可见,抗战精神()①体现出了爱国主义精神②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③是我们风雨同舟的精神支-6-柱④指明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抗战
本文标题:(新课标通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卷(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8420 .html